清明節與掃墓,在現代人的觀念中似乎早已合而為一。不過,掃墓在清明的發展史上,算是相當晚出的節日內容。直到宋代為止,清明只是個鄰近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兩天)的一個節氣,相關文獻只有記載與農事相關的時令行事。而祭墓,原本是寒食的習俗。寒食這個起源於山西綿山的節日,原本最主要的習俗是以當天不生火炊爨,冷食以紀念介之推焚骸。但寒食後來被掃墓的民俗所取代,在唐代成了國定的掃墓假日,甚至官方規定寒食到清明前後連休四到七天(這應該就是後來中小學「春假」的始祖了)。連休的節期使得清明與寒食之間界限逐漸模糊,最終,融合了寒食掃墓及上巳春遊祓禊的清明,其節氣的身份逐漸淡化,竟至取代了前二者,成為了個歷久不衰的重要節日。而且,在慎終追遠的道德價值包裝下,被賦與了濃厚的倫理色彩。...
閱讀全文 更多楊玉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