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明末唐明皇時期,三百六十位進士中之大王李府、二王池府、三王吳府、四王朱府、五王范府,合稱「五府干歲」,後遭變故,唐明皇追封為五爺,代天巡狩,除暴安良。
傳到本村奉祀係在民國二十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信徒李富雕大令一支,供於廳 堂,以為鎮宅,神威顯赫,閤家平安。
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年)信徒李福三敬雕神像,從此威靈更顯,村民共沐洪恩,善男信女前來膜拜者,日增月盛,於是有建廟之議,由楊文記等組成籌建委員會,並由楊文記捐獻廟地,村民捐資,五府千歲親駕大輦擇地,於民國五十一年五月 興建落成安座大吉,並在民國五十四年四月加雕五尊五府干歲,右側奉祀地藏王菩薩,左側奉祀註生娘娘。
民國七十八年重建如現在之外觀,更雄偉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