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建於清道光三年,奉祀陳府元帥,並祀李咸伯公。李咸伯公福建泉州人,名醫也兼精堪輿,道光年間渡海濟世,雲遊至本庄以本宮現址地靈人傑乃砌石茸草奉祀陳府元帥於此。此時到處荒蕪,瘟疫為害,本宮既創祀僅斷垣斗室,而神靈顯赫,安有病苦,求知屢驗。咸豐十一年,盜匪劫掠本庄,正在天哭地嚎,生靈塗炭之際,相傳元帥公顯靈,使盜匪盡斃於自己火砲。聲名遠播,繼即興建廟殿,並訂農曆四月二十二日為慶典日,本宮遂具規模。未幾李咸伯公因公積勞鞠躬盡瘁,庄民感其德合祀本宮之側,共瞻萬載香火。甲午後,日本據台蓄意侵毀吾中華文化,殆太平洋戰爭方熾更大事逼害吾民之宗教信仰,折毀本宮,幸賴本宮信士暗中修茸,而威靈不減。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本宮委由元長鰲峰宮管理委員會接管,民國三十五年,中央播台勵精圖治,吾人同享富足康樂,乃齊力捐資於民國五十五年鳩資興建前殿,旋改選管理委員會,隨後興建辦公廳至民國六十五年始焉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