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主神樟公善師,中原(今中國)山西省林寺縣如桐鄉碧林村人氏,俗名樟善道,跟隨鄭成功國姓爺作為參謀,1689年隨鄭成功從夷州(台灣古名)台南熱蘭遮城(今安平)及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登陸平定荷蘭(俗稱紅毛番),北上至諸羅(今嘉義)至林杞埔(今南投竹山一帶)部隊屯匝開荒墾田、基糧造福地方,因積勞成疾仙逝,時序清朝雍正時期,因平定有功受太白星君(李白)指迷,靈氣附著在一棵樟樹,1728-1730年發生水災沖至一號山頭,由一少年扶正樟樹。1798年再發生水災,樟樹在農曆7月28日漂流到現址,早期本莊都是草埔土崙、雜草叢生,大部分居民都是移民過來,後來由斗六13里半路庄洪氏、游氏二人路過看見樟樹傾倒在地上,將其扶正並覆土,樟樹得以生根茁壯。由太白星君令張公善師,在此坐鎮好地理救世萬民。樹大神在每當夜晚先民常見樹梢有紅色火燄,忽大忽小飛來飛去,神蹟顯赫有求必應。民眾在1972年集資建一小廟,並至新竹北埔雕刻神尊奉祀,同時有北極玄天上帝、福德正神,由樟善師為主神,於同年11月10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並擇日於夜晚巡狩遶境到13里半路庄洪氏家中,達謝扶正樟樹一事。經數十年後樹大枝粗並碰觸廟宇有擠壞之慮,歷年就有重建之議,經總務張溫洲先生在提議,經本宮委員會一致通過,村民贊同建廟事宜,在2007年成立重建委員會,並在2008年農曆1月18日舉行動土大典,同年6月28日舉行上樑儀式,11月10日隆重舉行入火安座大典。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 2012.09
相傳在一次洪水中,上游沖來了一棵小樟樹,地主游先生將其種植,
為它拔除周圍雜草,小樟樹日漸茁壯,其後後土地易主,
曾有主人想將此樹賣給木材行,沒想到家中即不得安寧,於是趕緊打消賣樹的念頭,
才相安無事。
老一輩的長者,在晚上妄田水時,常見一團碩大的紅火飄浮在周遭田野間,
村人相信這是樟樹神的靈火,於是建議在樹旁建廟,並截取一節樟樹幹,
雕了一尊神像,謂之樟善師,供村人膜拜,
建廟完成後,紅火即不復見,至今建廟已近三十年,此棵樟樹據說已有二百五十年,
愈老彌堅,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