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溫府千歲於清初西元1644年,由唐山東石永陵,搭乘王船停泊在萡子寮海岸.於 農曆九月初一 清晨( 九月一日 便成為溫府千歲聖誕),由萡子寮漁民捕沙蝦時所發現,當時船內有溫府千歲神旨牌位及肅函,漁民們合力將王船拖上岸後,返庄回報並邀庄民一同至海邊迎接王船上之溫府千歲回庄安奉.
溫府千歲王船靠岸,奉祀的廟宇,現在已經沒入距目前海堤以西約 三公里 外的海洋中,那時因海岸漸被浸蝕,無法居住,首次遷移到現今的萡子寮漁港北方 五百公尺 處,即現址同歸公廟前方。其間經過數次的修建,而後重建為二進磚造廟宇,後因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皇民統治下,所有廟宇神像均被拆除燒毀,普天宮亦不例外,諸神像由村民分別收藏奉拜。
待台灣光復後,再次集資興建二進竹廟,迎諸神重回廟府供奉。竹廟因經數次風災吹襲,無法修復,於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籌暮資金與木材,建造二進宮殿式;民國六十三年(西元1974年)增建前殿;民國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建造香客大樓與後殿神龕及蜘蛛結網,由此美侖美奐的廟宇,就全部完成了。
民國三十四年(大正20年,西元1945年),四月初旬,溫王爺借乩童起駕囑咐萡子寮眾弟子, 四月十六日 那天必定不可外出,危機將到,這是天機不可洩露,果然真於當日,盟軍派機來襲,對萡子寮投下三十餘枚五百k炸彈,及無數機關槍(掃射),每枚炸彈,落在莊中,後均跳出莊外爆炸,莊外彈痕纍纍,如不是溫王爺及列位正神,神威顯赫庇佑,箔子寮眾弟子,怎能逃過此劫,從此溫府千歲之神威遠播,信徒謁拜不絕。
數十餘年前,溫府千歲,時常借乩童起駕指示,萡子寮西南方,不久將出現金港。此言一出,信徒眾目相望,箔子寮是僻野之處,那會有金港呢? 老 一輩的鄉親,對此說法,一點兒信心都沒有,但此乩言仍在莊中傳留,那時政府投資興建,台西及三條崙漁港,耗費鉅資,興建後,均因流沙過多,並非好漁港而荒 廢。近數十年前本區海域發生兩次大海難,喪生不少漁民,政府為確保人命安全積極覓地,籌建避風港,派技師在西海岸四處勘察,認為萡子寮現今漁港處最為適 合,乃動工興建,台澎通航人貨稱便,預言成真,令人欽敬。韋恩颱風來襲,客輪海鷹號來不及進港避風而沉沒,目前僅剩貨輪金鋒號行駛於萡子寮澎湖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