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明鄭時期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顏思齊等先民由臺灣海峽進入笨港溪(今北港溪)後寮沿岸附近登陸,建立十寨(主寨設在水北顏厝寮,奉祀開臺媽祖、神農大帝:五穀王等神尊),本村為海防寨;清康熙年間,顏思齊部將龍溪屯墾後寮庄(十寨之一海防寨),後寮庄內王姓等移住庄西四里許,將草埔開墾成良田為日後之後寮埔庄。當地有一顆大榕樹,每年初夏飛來白鶴一群,七夕前一日到;後一日離去,每為七隻絲毫不減,視為神之來祐備禮祭之。庄中長老遵天上七星娘媽夢囑砍榕樹雕刻七尊,尊稱『七星娘媽』,並在榕樹原址搭蓋草寮為廟以七夕為聖誕奉祀,香煙日趨鼎盛歷經數次翻修至清光緒初又遵神示西移半里遷建現址,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日據時代焚神毀廟,本宮因信眾神保廟而倖免,太平洋戰爭各地遭美軍爆射死傷無數,本庄雖縱橫受射卻人畜俱安,感受神庇人平安迎接和平,乃於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重建廟宇命名『七星宮』,神威顯赫、神恩降福事例屢見,信徒大增。
唯因光復初物資缺乏;建造過於簡陋,遂於民國六十五年十月興工,歷四年(民國69年11月19日完工)完成正殿及其內外裝潢與香客休息室等,工程所費新台幣參佰萬元,全賴境內外善男信女樂捐,集腋成裘完成美輪美奐新廟宇。
七娘媽就是七星娘娘,是民間將天上七星人格化的結果,也是孩子的保護神,農業社會醫學不發達,孩子常因一些疾病而夭折,所以要請求七娘媽保佑未滿十六歲(舊時以十六歲成年)的孩子,能平安長大,因此都要佩帶七娘媽的香火,等到十六歲的七月初七當天還願,舉行盛大的祭祀,酬謝七娘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