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主祀吳三府千歲暨三府王爺,由設神壇開方濟世至建廟,迄民國八十六年約達一八五年,溯自清朝年間,現三盛福安宮與本宮原係同一神壇,恭奉吳三府千歲等諸神,惟其時盜匪猖獗,搶奪擄掠,以致人心惶惶,加之社會經濟蕭條,居民生活困頓,故神壇僅以茅草竹壁簡陋而成。吳三府千歲神威顯赫,護佑境內善信人丁,嚇阻盜匪,消災除癘,解惑植福,由是信徒遍佈,詣宮參拜問卜者與日俱增。
迨至日治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O年),洪水氾濫,沖毀庄社,一時人離失所,哀鴻遍地,幸吳三府千歲暨諸神適時大發神威,庇護信眾走避浩劫,並引領部分民眾遷居現三盛庄部落,眾善信感於神恩,議定分靈吳三府千歲於三盛庄建廟恭祀,廟名「福安宮」。
原「福興宮」神壇遭洪水沖毀後,經信眾合力重新搭建竹造神壇,安頓諸神恭祀之。其間歷經年代更迭及日摧月蝕,神壇終至崩損而岌岌可危,經信徒大會決議予以改建,旋於民國六十七年十月動土施工,於翌年三月慶成,廟名「福興宮」,並正式成立管理委員會。其間歷經十七載,由於社會漸趨繁榮,居民生活富裕安祥,奉吳三府千歲聖示重建廟宇,嗣於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動工大興土木,於同年十月舉行入火安座大典,為現在之廟貌。
(沿革內容節錄自廟內沿革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