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道光二十五年(1845)六月初七夜大水災,沿海居民溺死難於計數。依據《臺案彙錄甲集》(頁174-180)〈臺灣鎮武攀鳳、臺灣道熊一本會奏臺灣忽被風災情形摺〉:「惟近海之下湖、蚶仔寮、黛仔挖、新港、無尾墩、蝦仔寮、下崙仔、箔子寮、竹笛寮等九莊,地勢較低,當風雨洶湧之時,海水沸騰,汪洋莫測,俄頃之間九莊悉為巨浸。其民人之淪入大洋者,無從稽核,撈獲海邊及內港一帶遺屍二千三百人,棺十四具,…檢查該九莊被淹八百七十五戶,逃走得生難民一千一百五十七名口。…」 此九莊前七莊在現在口湖鄉境,後二莊在四湖鄉境。是開臺以來因水災罹難最多之慘禍。
依據相良吉哉(1933)編《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當時嘉義縣守備曾玉龍前來將遺骨集中埋葬,嗣後並建廟,於每年六月初八舉行大祭典。 若依曾仁杰(1958)修撰〈金湖萬爺祠沿革誌〉是說:有臺南府鎮臺官曾玉龍…往諸羅縣帶同官兵,收拾屍體,擇以四湖鄉之廣溝厝新莊仔、三姓寮塚下寮仔附近,及本鄉之青蚶村南勢塚,並金湖港濱(編按應是下湖)萬善爺廟邊之大坵墳等四處,分屍埋葬。 另曾瑞珠(1943)《龍山派曾氏家譜.前代見聞》稱:時逢任嘉義協臺,曾光亮公即來收埋,…收埋清楚,上文北京報告…,道光降旨勅封「萬善同歸」。曾光亮…前任嘉義協臺之時,曾與我先祖父來往,他與我同縣又同宗,甚有重於親情,故來收屍埋葬。 上面所說可能均出於口傳,曾玉龍究任何職,光亮是否為曾玉龍之字,為同一人,有待考證。
該次水災確曾受到清廷重視,在《明清史料》戌編曾載:宣宗覽奏後,在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十日下諭內閣:「著劉韻珂(閩浙總督)派委妥員,詳細查明被災輕重,要速經理。所請動用倉谷銀兩,是否足敷賑濟,務使海澨窮民,不致一夫失所。」
至於建廟之經過根據曾仁杰《萬善爺祠沿革誌》是說咸豐元年(1851),移居下湖之舊新港志士仁人,籌募款項在下湖港濱建草廟,作為祭祀之祠堂,例年於六月初七、八、九三天,請僧侶誦經修懺,超拔諸靈。至咸豐八年(1858),有貿易於下湖港碼頭之外埔商人王大冇者,向諸羅縣府聲請,轉奏清廷擬建雄壯之新廟,咸豐帝准撥庫財,助其興建,並飭令倡首者可通告,凡在下湖港往來之船舶商人、水夫、住民,勸募徵收樂捐。募款興工三載有餘,至咸豐十一年(1861)始告完竣,廟地118坪,廟畔一坵大墳墓,內外共164坪。同治十三年(1874),自舊新港移至下湖、蚶仔寮等地之舊新港人,遷至臺子挖北建新港莊,又日本據臺後,阻止民間拜神,舊廟年久失修,終至垮塌,乃暫搭草棚安放神位,後來又沿舊廟南側牆壁,另建草廟以供膜拜。
光緒二十九年(1903),由當時下湖口區長曾住,發起募款,拆除草廟在原址重建,並掘出咸豐十一年重修之「萬善同歸祠」石碑,移置新祠堂正位。昭和十一年(1936),又因榱題磚堊剝落,再由口湖庄長曾蚕,主事修築及油漆,使耳目煥然一新。
民國四十六年,樑柱腐朽,難復舊觀,只略加修葺,而在金湖新港橋東另建新廟。將香爐及神像移往金湖新廟。民國五十七年,金湖旅外人士許水權,為保存歷史,倡首組織金湖港邊萬善祠重建委員會。於同年農曆七月拆除舊廟,並動土興工,九月上樑,十月立碑安香。於民國五十九年農曆六月告竣,計完成祠堂,納骨塔、焚金爐、事務所。由陳天配任主任委員,許水權、孫海、曾丙午、李進添、許萬居、陳天信為常務委員。邱水謨、曾人口撰寫碑記。
民國八十五年,蚶仔寮旅外人士林進金,倡議重建萬善祠。經徵詢各方意見結果,以保存舊祠,增建新祠為宜。故在舊祠前方與舊祠同字向另建新祠,擇吉於同年十一月動土興工,於民國八十九年農曆六月廿三日上樑,民國九十一年農曆六月一日,舉行入火安座,新祠造型為北方宮殿式,內殿則採用閩南方式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