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口湖順安宮沿革誌
本宮(原名順安館,民國七十六年九月間改為順安宮)創立於民國二十年,由第一任廟務管理人大法帥蘇戶恭迎奉祀主神五府千歲(令旗奉祀目前保存在廟內)配祀五年千歲(金身奉祀)分靈自南鯤鯓代天府及馬鳴山鎮安宮,距今已有六十七年歷史。
民國四十三年間,本宮奉祀代天巡狩五府千歲令旗,其中吳府三千歲上天庭懇請濟公禪師下凡幫助順安宮興建工程,更使本廟早日完成,全體委員特感濟公禪師之助,吳府三千歲諭旨要雕出金身,由第二任廟務管理人蘇天助大德前往嘉義市佛具店,請回至本宮受本庄眾善信膜拜,隔年吳府三千歲神威顯赫並取本宮宮主蘇錦郎為乩首,再取本庄村民蘇佃為小法,爾後本庄眾善信有感五府千歲德澤廣佈,再前往麥寮丁萬居佛具店雕出李、池、朱、范府千歲金身合稱為「五府千歲」。
歷經數十年來,本宮五府千歲初創建於竹茅土牆,久承風雨吹打,迭遭七十五年韋恩颱風吹襲破壞不堪使用,在本庄眾善信大德有感五府千歲神威廣顯,民國七十六年九月間,忽承五府千歲降乩諭旨,指示在現址擴建廟府,由本庄善信蘇錦郎、蘇天助、蘇進金、蘇錦隆等大德捐獻廟地約六十八坪,在眾信徒提議下成立口湖順安宮興建委員會,由主任委員蘇金皮暨全體委員,第三任廟務餐理人蘇水森及承標建廟陳忠助大德一致決議,謹遵懿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合舟共濟籌措建廟基金,信眾熱列支持,踴躍輸誠,復蒙各界大德鼎力相助,經於民國七十八年(歲次己巳年)六月順利破土動土,日夜趕工於民國七十九年(歲次庚午年)十二月十七日先舉行入火安座,恭請諸神尊入廟鎮座,後來廟內陸續建設建行直到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年)十二月工程八部完竣,才有現今廟宇宮闕峨雄偉,富麗堂皇,萬象和瑞,百鳥朝鳴,歷盡十年艱辛,耗資壹仟貳佰萬之壯麗廟宇,特立此碑以表後人留念。
口湖順安宮興建委員會
中華民國八十八歲次己卯年臘月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