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昭和十二年(1873年),因下口湖發生傳染病,由當時保正呂利帶頭至麥寮拱範宮恭請天上聖母金身一尊,法師一名前來坐鎮並作法。不久地方平安無事,信眾為感媽祖之神威,遂雕刻天上聖母之金身膜拜。從此村內每年用擲筊方式,定出爐主一名,頭家若干名,負責籌辦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祭典事宜。迨日治末期,日本禁臺灣人宗教活動,媽祖金身因藏匿民家,並未被燒毀。
民國三十四年(1945),臺灣光復,民間宗教信仰自由,乃又恢復過去之祭拜。民國五十七年(1968),十一月初四日,信眾發起建廟之議,成立籌建委員會,並推呂文曲為主任委員,委員有:呂朝琴,蘇明皓、呂雲騰、王寬敏、蘇添珍、王金和、王寅、呂文貴。於同年十一月初四日動工興建,其間因籌措經費,遷延至民國六十二年(1973),始竣工,同年農曆十月八日,舉行落成大典,定名為「聖安宮」,並將祭典執事由爐主制改為委員制。每一任四年,歷屆之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為:王金和、王寬敏,呂文貴、王靖國、呂老乾、呂嘉賓(現任第六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