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 (1908)(廖泉裕,《雲林縣寺廟文化專輯》(下),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十二月)
清朝末年 (1908)(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2年9月)
本宮殿宇原在庄內東邊位置,以磚造薄瓦建置而成,因年代久遠,地勢低陷,殿宇破漏,耆老倡建新廟,在民國五十六年間熱心信徒分擔捐款,重建現有廟宇,於五十七年農曆四月間竣工啟用。
農曆三月初三日,恭祝玄天上帝聖誕舉辦民俗活動.
庄民以陣頭前往當值股的紅壇,迎請六房媽回本庄遶境賜福,同時會同上帝公及列位正神督導安營;又邀請友宮廟、誦經團前來誦經賀壽.以及系列民俗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磚造建構一殿一拜亭三川門,閩南式建築.
屋頂覆蓋琉璃瓦、燕尾翹脊、飾以龍鳳等吉祥物裝飾其間.
殿內水車堵各部以泥塑壁畫、玻璃剪黏,做出忠孝廉節的傳統故事,深具教化與藝術美感之功能.
金爐上的李鐵拐,以泥塑和玻璃剪黏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