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民國53年(1964)(陳清誥,《台灣省雲林縣市寺廟文獻大觀》,文獻出版社,1973年九月)
民國53年(1964)(廖泉裕,《雲林縣寺廟文化專輯》(下),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十二月)
民國53年(1964)(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2年8月)
建立沿革:
本由庄民採傳統值年爐主制輪流供奉民宅當中,於民國五十三年方建廟供奉.
造型為送子觀音在台灣地區少見.
本庄之觀世音菩薩與斗湖山岩,斗六新厝,梅林福天宮的觀音菩薩,據庄內耆老表示,為同一棵木材所雕;斗六湖山岩是樹頭,本庄紫雲寺為第二段,斗六新厝和梅林福天宮為第三和第四段.傳說自康熙年間就有了.
本宮在民國八十八年以前,每年在農曆二月十八日步行前往湖山岩進香,後來因故,以車輛交通改去福天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