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民國二十六年(1937)(陳清誥,《台灣省雲林縣市寺廟文獻大觀》,文獻出版社,1973年九月)
民國二十四年(1935)(廖泉裕,《雲林縣寺廟文化專輯》(下),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十二月)
民國24年(1935)(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2年6月)
建立沿革:
埒內拱雲宮沿革誌
先民於明清時代來臺之初,為求護佑海上平安,多携神像隨行,並於屯墾地設壇立廟,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本宮主祀趙府元帥正駕神像,乃於此歷史背景之下,由唐山祖廟移駕東渡,在嘉義布袋嘴港上岸。清乾隆年間,經奉神意指示,由本地一鄭姓鹽販迎回自宅奉祀。此百餘年,由於屢顯神威,濟世救人、靈驗無比,遂於民國二十年左右,由當時本庄王牛、王鐘、王鳳木、王旭、王國熙、王聰明、郭萬炭、林維清等士紳慨允交換住宅用地,及於現址鳩工興建,命名拱雲宮,既含趙府元帥本名,又有拱護雲林之意。
本宮正殿採傳統南式建築,兩側為民式廂房,前有廣場,供村民集會娛樂休憩之用,旁植鳳凰木,花葉扶疏。
民國二十四年農曆三月二十七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謝土落成,盛極一時。此後即以是日為趙府元帥聖誕祭典,沿用至今。廟基既奠,香火日益鼎盛,遠近馳名,如今分靈已遍佈全台,甚有遠渡東瀛者。
日據時代,為推行其皇民化政策,大肆破壞廟宇,焚燬神像,幸賴故王老色先生極為奔走,終得保全。爾後正殿曾兩度整修,並相繼增建拜亭、牌樓、圍牆、金亭等。嗣因廟地侷促,於民國六十九年由信徒成立後援會,募款購買後殿用地,七十三年正殿再次粉刷雕繪。
民國七十五年二月,本宮管理委員會發起增建後殿,為二層鋼筋水泥結構。土木工程粗坯完成後,有感正殿頂壁龜裂嚴重,整修不易,遂由管理委員會策劃,經信徒大會通過,決議拆除重建,於民國七十六年九月一日發包動工。
本宮建物所用石雕、木雕、剪黏、地板、彩繪與新雕神像、神桌、燈飾等,皆慎選高級原料,精雕細琢、富麗堂皇。全部工程於七十九年九月底完工,歷時四年又八月,總工程費約新台幣參仟伍佰柒拾餘萬元。所需經費皆由遠近信徒自由樂捐,未採分攤方式,著實難得,特此深致謝忱。
本宮各項工程多採議價發包,精選名師巨匠,以求藝高質良,施工期間兢業從事,各部工程均能如期完成,併此致謝。
本宮正殿主祀趙府元帥,同祀關聖帝君,中壇元帥,虎爺;後殿一層主祀天上聖母,左右兩龕奉祀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二層主祀觀音佛祖,左右兩龕奉祀文昌帝君與天官武財神。諸神明威靈無遠弗屆,共輔聖事,寶殿同光。
本宮擇於民國七十九年農曆十月十五日卯時入火安座,並舉行清醮謝土。觀乎廟貌鼎親,金璧輝煌;聞之鐘鼓玉律,揚清激濁;但祈赫赫神威,永佑家邦。鄉里榮哉!黎庶幸甚!
茲值本宮落成之際,深感全體委員監事於興建期間,苦心擘畫,四方籌措經費,排除阻難,戳力以竟,其功匪微,特鐫芳名於后,留為誌念,並聊酬其勞焉!
……(芳名錄及趙雲將軍事蹟略)
歲次庚午年陽月 本里弟子 王錦泉 恭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