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震天宮是本庄(下南)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下南地區但因生活條件差人口逐漸流失,後有村人自大陸祖廟恭請三代古佛與清水祖師供奉後,逐漸好轉,因而有建廟之議。
(約在清朝時期,與穎川里(頂湳),延平里(中湳〕土庫鎮下庄和本庄(下湳仔),四個庄頭輪流供奉清水祖師老駕.穎川里最早建廟名為泰安宮,延平里(中莊)後建安泰宮.乃至本庄建震天宮,清水祖師老駕在虎尾終有固定殿宇可居.田調所得.)
又民國34年〔逢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機轟炸台灣〕五股輪祀〔五股開台國聖爺公鄭成功〕,輪到下南庄,當庄民至四湖三條崙迎請鄭成功回鑾本庄時,適逢盟軍飛機掃射,奇蹟似的無人傷亡,眾人乃相信是鄭成功於下南顯靈,因而信仰更強,而神蹟亦不斷在村民中流傳。
民國55年五股開台尊王再次輪由下南供奉,其間五股開台尊王多次顯靈並降旨欲在本庄分靈,於是鄭成功開始長駐於下南,迨民國70年由當時里長陳立錫先生發起籌建大廟,翌年十月安座,命名震天宮,即為富麗堂皇的現貌。
(以虎尾鎮公所網路資料重新繕打而成.)
簡介與相關圖片:
關於五股庄頭有些網路資料有不同的描述:
「國姓公」本為鄭姓子孫的祖先神「老祖公」,後來轉化為地方神的原因,據學者研究,認為國姓公五房輪祀辦法,在交通不便的古時候,旅途遙遠的過股,必須循「旱路走」,動用的人力、物力,常造成輪值房無法負擔,而必須求助於居住地的「頭人」,而有「頭人會議」出現,於是過股迎神賽會,就逐漸成為地方事務。
光緒廿九年(1903年)五房所在地崙背鄉大有保正蔡義及全庄庄民,向國姓公聖駕,懇求歸由全庄迎請敬拜得准,國姓公的過股與祭祀,在形式上遂成為地方聚落活動。
直到民國三十六年由於五房大有股丁文生奔走,說服其他各股人士,舉行第一次五股開台尊王過股籌備會,通過五股共同遵守的規定,才確立「國姓公」為五股各聚落民眾的共同神明,過股活動為五股各聚落地方的共同事務。從此國姓公不再單純是鄭氏子孫所祭拜的「老祖公」而已。
五房爐主產生方式
「國姓公」神像所乘坐的舊神轎,也記載有五房村落名稱:
長房:廣溝厝、三條崙、箔仔寮
次房:土庫下湳、後溝
三房:石龜溪、南靖厝、連芳
四房:下田尾、三塊厝、潭肚寮
五房:大有
上述參與輪祀的村落,隨著時間的不同,也有部分更易,長房箔子寮、三房連芳,目前已不在名單內,原因是箔子寮新厝仔鄭姓村民,多已外出謀生,只剩三、四戶,已併在廣溝厝祭祀,仍出丁錢,但不參與宴客、擲爐主;連芳位於斗南鎮林子里,該聚落鄭姓村民,原奉國姓公為「老祖公」,參加每年過股活動,後因宴客負擔不起,而不參加擲爐主,不再具名為三房聚落。
五房輪祀靈魂人物是值爐爐主。爐主產生辦法,是每房五年輪祀一次,該房出丁錢有份的人,才有資格在神前參加擲盃競選爐主。
爐主的產生,各房股制度稍有不同,有的是輪祀年該股各村落都可參加擲盃;有的則村落依序擔任爐主,如該房僅一村落,則五年可出任爐主一次,如有二村落十年才能輪值一次,三村落則須十五年才能輪值一次。該當村落信徒欲任爐主,均須參加擲盃。
各房爐主產生方式:
1. 長房:包括崙南、崙北、廣溝三村,擲盃時,先決定村,再決定鄰,最後才決定出丁錢有份的人。三村信徒每五年一次的輪祀年,都可以參加擲爐主。
2. 次房:包括下湳及後溝仔兩聚落,由於後溝仔是由下湳仔分出去的,所以爐主的產生,規定下湳仔信徒當過兩任爐主後,才輪由後溝信徒擔任一次;亦即每十五年內,下湳仔可擔任二次,後溝仔擔任一次。
3. 三房:石龜溪、南靖厝二聚落,每十年各擔任一次爐主。
4. 四房:三塊厝、田尾、潭肚寮三聚落,每十五年內依序各擔任一次。
4. 五房:只有大有一個聚落,每五年信徒可擲盃競選一次爐主,但須事先向村長登記,方能參加擲爐主。
五房股鄭姓子孫,雖然分處五地,仍然是以房為單位的均等對待關係,並無從屬關係。這說明漢人社會,宗族關係和共信神明,具有維繫與結合一個族群的奇妙力量。
祭祀活動:
農曆10月11日是本庄為震天宮入火安座紀念日,這日向眾神叫答神恩,同時舉辦平安遶境.
四庄清水祖師輪流值年順序
民國101年土庫下庄,102年頂湳,103中庄,104年下湳(本庄;下湳民國100年在農曆十月初十日,自中庄迎回)
下庄屬土庫鎮.
穎川里=頂湳,頂南.
延平里中南=中莊,中庄,中湳.
延平里下南=下湳仔.
五股開台聖王鄭成功
長房股: 廣溝厝 崙南村 崙北村 <四湖鄉>
次房股: 下湳 <虎尾鎮> 豐田村 <大埤鄉>
三房股: 石龜里 石溪里 靖興里 <斗南鎮>
四房股: 聯美村 興安村 <大埤鄉> 游西村<溪口鄉>
五房股: 大有村 <崙背鄉>
五股開台聖王鄭成功於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過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