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荷苞火焱山腳,原三個石頭的小廟,靈穴顯化,有求必塵,救世萬民,早期開墾山林,墾民挖掘出不知名的骨骸,聚集在此由本地居民供奉,源此名為百姓公廟,由於萬善同歸靈堂,又稱萬善堂,凡前來求助的人都有求必應,為感恩百姓公神威顯赫,呂丁旺先生更訂為萬應堂,並以萬應堂方匾懸掛堂前,此厏萬應堂的由來起先百姓公建材很簡略,土角牆,竹管擔,瓦片建造,前亭很矮小,裡面用三個石頭立作碑,平時祭拜時,必須彎腰鞠躬方得進出,亭內却掛滿有求必應之答謝紅幔,相傳最初百姓公廟戶張福朝先獨資建造,興李老儀先生募款集資興建萬應堂,由鄭傳厚先生 父子建造,並擇於民國五十三年農曆元月二十七日為萬應堂安座落成,隶此是日訂為萬應堂聖誕紀念日,接著盈泰工業社來此建廠,炮仔廠受萬應公之庇佑,順利發財,每逢聖誕日李三連先生更加發願擴大祭典禮儀,成立萬應堂管委員會,藉由祭典日誦經超渡亡魂,演歌仔戲,布袋戲,康樂作為答謝,酬神場面一年比一年更加熱鬧,每年這天藉由聖誕選出爐主,副爐主負責新的一年之廟務工作,最初負責早晚茶菓供奉的是潘風順嬸,繼而魏青嬸婆,再而張貫先生三囋弟輪流茶菓供奉及廟公工作,接著由鄭萬居先生負責迄今,這些義務付出的善舉,最值得大家追思興敬佩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震跨萬應堂之前殿與拜亭,後殿納骨塔原封不動,經由委員會協商重建,由呂茂昌先生提供圖面設計,擇於八十九年二月動工,由鄭連能承包建造,后土神位,金亭,厠所也一併完成,廣場水泥地面之舖設,呈現一片新氣象,美侕美奐,謹擇于八十九年農曆十一月初三日安座入火,這段期間有很多盡心盡力的善心人士,無法一一誌碑感恩,謹此感謝,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