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創主年代,約於乾隆年間,主祀玄天上帝,至光緒16年廟宇破損由庄民協同向鄰近村庄溝仔坝、水碓境外信眾募款修建一次。復於宣統元年(1909)庄民再行改建,當時管理人為劉鼎膳。至日據末期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壓迫人民信仰除神滅廟,本宮被拆除,神像疏祀於民家,至台灣光復後,宗教信仰自由,各地復建廟宇,本村得由熱心人士劉恭之倡導重新雕塑神像,但尚未有廟宇,每年撰卜爐主1人輪流奉安。如逢祭典撘壇於庄中,以供庄眾參拜求安。至民國60年爲配合社區建設,村民協議重建廟宇,同時成立興建委員會,得在舊址興建活動中心,其後殿為玉相宮,從前所奉祀的諸神像迎祀於本宮。
本宮因經多次地震影響,造成屋頂漏水,木柱腐蝕,於民國96年經本庄信眾議決重建廟宇,本宮管理委員會開會通過,廟宇要合法化,在現任主委委員劉添喜努力協調爭取將原有廟址土地所有權無條件過戶玉相宮管理委員會。(原廟址土地所有權為主委劉天喜祖產),民國97年舊廟拆除,動土興工,結構體已大致完成,工程費用預計3仟餘萬元,預定在民國99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