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慈和宮供奉觀音大士是清光緒19年2月(1893年),廖三居、王松兩人,至斗六湖山岩寺,恭請觀音佛祖駕臨本庄,奉祀於私有民宅,供庄民膜拜。依據現任主委廖善雄先生及委員廖蓮財先生等人口述,此尊佛祖送子觀音,造型特殊,為罕見第一批大陸來台之手工木雕作品。
西元1701年,康熙年間,一批批先祖渡台,落腳於台灣各角落,而散佈於台南區一帶(當時由安平港進入)之先民子孫,也逐漸北移,各式神尊隨行棲守,其中亦有在發生朱一貴之亂後,逃往梅林湖山岩者,本尊觀音佛祖,便是其中一批。(參閱文獻:西螺演義及張廖元子公族訊P95。民國84年10月,廖丑著)由於當年本庄之村民廖三居,為虔誠之佛教徒,經常往來斗六湖山岩寺朝拜,感受到佛祖神威靈感。在衡量探討後,決議迎請佛祖回鄉,以擲筊杯獲得神尊同意,日後每年本庄以香銀,回贈給對方廟宇,終於獲得廟方首肯,迎回 本尊觀音佛祖。
現在廟宇創建於民國83年,原來是由居民輪流供奉於爐主家裡,去年才興建完成。建築物美輪美奐。觀音大士和陪祀神明神農大帝及註生娘娘造型都很美觀大方。(慈和宮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