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台灣一貫道係戰後由上海、天津、常州、哈爾濱、安東、寧波、成都等地傳入。由於本地為閩、粵移民社會,民風淳樸,禮敬神明,篤信民間三教信仰,大道傳入後,廣受一般民眾之認同與信仰,求道者絡繹不絕。其間,雖官考連連,道場多次受創,但在天恩師德之庇佑,及各組前人之努力下,終於獲得合法化,數十年間發展成台灣最大的道門。台灣一貫道分十八組:基礎組、文化組、法聖組、乾一組、天祥組、金光組、天真組、慧光組、浩然組、中庸組、安東組、寶光組、明光組、浦光組、常州組、發一組、興毅組、闡德組。斗六回春寺屬一貫道發一組崇德道場;一貫道發一組發源於天津道場,民國三十六、七年之際由韓雨霖、劉振魁等傳入。以老前人韓雨霖為總領導人,埔里天元佛院為總道務中心。本組共有點傳師一千二百位,海內外佛堂二萬餘堂,開荒國家有三十多國。
本寺緣起於民國六十年,當時的斗六市梅林里里長林文秀與張順德先生,因與嘉義縣溪口鄉一位陳姓雕刻師傅熟識,陳先生略通術理,言說有一尊關聖帝君指示,要尋覓二十四人受其共同供奉,此事由張、林兩人允諾處理,並於短時間內促成此事。於是二十四位大德,待神像雕刻完成後,便迎請聖駕回來,並先安座於梅林張順德家中,開始辦理救世之工作,民國六十三年,二十四位同修中有六位於回春寺現址經營永林木材行,於木材行興建完成後,迎請聖帝像回來安座,繼續辦理救世的任務,承蒙聖帝降筆慈悲指示,欲蓋一座萬化回春的八卦地廟宇,於是同修門結束木材行生意並加購相連土地二分多,在天恩師德加被下,眾志成城,團結合作,終於民國六十六年完成一樓建物安座落成,二樓的工程陸續於六十八年底完成,至此回春寺的道務在天恩師德加被下蒸蒸日上,替上天再添一艘大法船,廣度有情眾生,成全更多佛子上岸。
資料來源:
台灣佛寺時空平台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taiwanbudgis/searchRes.php?id=640G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