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奉祀天上聖母由康熙三十九年間適值北港雕塑三媽,三媽神像因雕刻後三媽神像咸認微,欲贈與近郊村庒奉祀,適為本庒客居北港耆宿,謝水性聞悉佪主持人洽商並經同意,將三媽神像迎回來本境奉祀,由徐宗捐地興建簡陋茅廟宇暫稱為「媽祖廟」故本庒天上聖母與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本尊,每逢回駕朝天宮進香時,均享有正殿並列同座之尊,迨至道光戊甲年本庒善士黃鼎先生叩謝一個「玉皇大帝」石爐壯觀廟宇至今尚存光緒十六年清廷失政流寇猖獗,適時本庒人丁微弱扺罪乏力,幸而本宮聖因顯赫咸振「黑令旗」嚇退匪寇,保佑本境平安。
偶而聖母失蹤,眾信恐惶萬分,憬悟北港人士暗中迎返,眾信徒四處尋覓,而後庒在北港認錯一尊註生娘娘神像迎回本庒奉祀,在光緒二十年北港街庒祝融光顧,全街房焚毀殆盡,聖母神像無處安置奉祀,而後被信徒迎到朝天宮暫時奉祀,其時聖母降旨乩童指點云,本神像在北港朝天宮內,把神像面部有「黑珠痣」特微指証歷歷,殊堪採信,將該尊神像迎回本庒。
民國六年本庒信徒劉鄰鳩金重建土角廟宇,劉家爵、謝却治、陳爐、劉張等人共議恭撰為「泰安宮」迨至民國二十九年日據時代,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政策,硬迫毀神滅廟,眾信徒暗中抗拒,信徒魏忠、吳新賀在黑夜迎走天上聖母,蕭協降迎走金府千歲及金叱、劉閂迎走開台尊王及哪叱,黃丙穆迎走關聖帝君各自隱藏奉祀。
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信仰自由,各神像紛紛迎入本廟奉祀,重整聖蹟,鎮守村境,護國佑民,於大戰期間本境青年壯士被日本徵召赴南洋各戰地服勞役者甚眾,本宮諸神顯赫普及遠洋島嶼,大顯聖威護佑平安,本庒一兵一卒慶幸無恙,為酬謝神恩擇於民國三十六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起舉行三朝清醮大典。
資料來源:
http://dapi.yldoc.nfu.edu.tw/culture/show_culturn_3.php?now_page=&id=33
祭祀活動:
農曆 3 月 23 日是媽祖聖誕,主祀天上聖母的泰安宮每年於祭典當天都會舉辦盛大的遶境活動,活動的範圍包含有整個嘉興村。
泰安宮的遶境活動主要以自己本村為主,因此活動籌備只需一個月即可完成,活動前半個月會廣播告知正確活動時間及內容,路線部分則請廟內工作人員及村內人士共同協助宣達,每年的遶境活動也會順便舉行安營典禮。 泰安宮的遶境活動除了村內遶境外,也會另選時間至北港割香,由於廟內媽祖和北港媽祖有姐妹淵源,因此每年都會擲筊選定日期,至北港割香時,媽祖還可直接坐朝天宮正殿大位。
資料來源:
2008,林茂賢,《雲林縣山區六鄉鎮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雲林縣:雲林縣政府文化局,頁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