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北港朝天宮,俗稱北港媽祖廟或天后廟,位於昔時外九莊笨港街,今日北港之市區中央,坐北朝南。詳細地址為雲林縣北港鎮光民里中山路178號。北港朝天宮之肇建,源自施琅平臺之後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三月,由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和尚從福建湄洲朝天閣恭奉天后聖母神像,在當時臺灣諸羅笨港登陸,移民請留下住持,樹璧和尚遂成為第一代的開山住持。乾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朝天宮進行首度整修。到了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笨港縣丞薛肇熿見廟貌窄小,樑桷損毀,於是捐俸倡議重修,並由陳瑞玉、王希明、蔡大成等董事集資,鳩工改建成巍峨寬闊的廟宇。目前第三進觀音佛祖殿前的蟠龍石柱便是當時留下的遺物。咸豐以前,朝天宮又歷經三次重修,其中較重要的是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此次修建還留有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的獻匾和泉郊新德泰號敬獻的「雙龍戲珠」御路。一般的御路多刻中坐單龍,而位於五星祠前的這方御路,卻雕形象生動活潑的升龍與降龍,是非常少見的實例。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朝天宮的配置做了較大的改變,在這次重修中,除整修各殿外,又增建供奉聖父母及兄姊的後殿,使全廟成為一座四進的縱深式殿宇。全部工程計費四年半時間,直到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才算完成。明治三十八年(西元1905年),嘉義大地震,朝天宮正殿及拜殿被毀,北港街長蔡然標倡議重建,聘大木匠陳應彬主修,工程在四年後展開,到了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竣工,成為今天富麗堂皇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