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鹽行天后宮主祀奉天上聖母,原係清朝拓殖時期武定里州仔尾港天后宮天上聖母。洲仔尾,昔為台江內海港澳,與鹿耳門、赤崁、台員等互為鼎足,為台灣最早開發之地區。清康熙元年,鄭經率軍經鹿耳門由洲仔尾登陸,後鄭經建別墅於洲仔尾,其愛將陳永華亦在洲仔尾建花園(即今家樂福以東至縱貫鐵路一帶),且恭迎媽祖神像,奉祀於其花園內。直至明鄭覆沒,陳永華後裔遣返內陸,媽祖神像依舊奉祀於花園。
康熙22年(1683),台灣併入清朝版圖,首任台灣府知事蔣毓英認為洲仔尾適合開闢鹽田,遂於當地開闢鹽田,地方因而繁盛,宗教信仰也隨之而興。
清康熙35年在洲仔尾建築天后宮,祀奉天上聖母。時廟前有一大塭岸,係南北往來要衝,且其地無橋樑,過往行旅倍感不便,後經知府蔣允俊捐薪造橋築水門,又廟前港灣是船隻起卸貨物之碼頭,也是魚販交易之場所,故有媽祖宮港之稱,媽祖宮亦為集會場所與居民活動中心。
昔時天后宮香火旺盛,每逢媽祖聖誕,信徒即以船隻裝載神輿航返原籍福建湄洲謁祖參香,恭請祖神香火,返境還要遶遊鹽堤,媽祖神威顯赫,威名遠播,連外境香客前來接洽搬請奉祀者,絡繹不絕。天后宮最鼎盛時期,有八庄十六寮,範涵蓋今台南市安南區、西港、七股、佳里等區,可謂名鎮南瀛。
乾隆23年(1758),洲北鹽場被暴風雨摧毀,鹽民只好遷往他處謀生,洲北鹽場因此而廢場;乾隆53年(1788),洲南鹽場又遭洪水沖刷,鹽堤崩潰,淹沒鹽田,鹽民再次四散他遷謀生。
道光2年(1822),又逢狂風暴雨來襲,曾文溪崩決泥積,台江變成陸地,於是逐漸荒蕪,洲仔尾變成淒涼慌村,而原來附屬之鹽行反而變為主村。洲仔尾天后宮因庄民人口日減,加上年久失修,日漸傾圮,同治2年(1863),又遭逢大地震,以致廟毀坍陷。
天后宮倒塌,聖母金身無處安置,於是將聖母金尊,移奉鹽行禹帝宮奉祀,而天后宮擁有士地一甲九分亦委由禹帝宮接管。
日治後期,推行皇民化之暴政下,寄祀於禹帝宮之大媽金尊被搬往二王廟與諸神共遭焚燬。開基二媽幸得信士護駕,輾轉送往今之關仔嶺碧雲寺寄存奉祀。直至台灣光復後才經庄民由碧雲寺請回,並由洲仔尾、鹽行、大竹林、三崁站四庄落輪流供奉。
民國37年(1948),四庄耆老決議將倒塌廢置之天后宮拆除,將廟宇所有磚石暨廟產現金,分由四庄落收存保管。
直至民國56年(1967)重建,民國57年(1968)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