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大豐南天宮最早奉祀廣澤尊王(四太保),據廟誌之記載,乃由一位中國人氏攜奉來台,路經大埔,客途其間與庄民話得投機,而成莫逆,盤桓數日,即將離去時,廣澤尊王突然降駕啟示,謂其金身要定居大埔,以保境護民並負有重大任務,然當時大埔人口尚稀,經濟拮据,因此搭建簡單草壇安祀。
光緒5年(1879),大埔庄民至舊稱諸羅山社之草地尾迎請文衡聖帝令旗蒞庄奉祀鎮守,並與廣澤尊王同祀於草壇。文衡聖帝蒞大埔庄後,神威赫澤、庇祐生靈,庄民有感神恩,遂倡議建廟,鄰近數庄亦立起響應,光緒33年(1907)年,為慎選廟地,便迎請南鯤鯓五府千歲踏擇廟地,擇定現址建廟,並賜名南天宮。(據《鹽水鎮誌》之記載,南天宮建於明治44年(1911))
南天宮後殿為青峰寺,主祀蔡觀音佛祖,據傳最初廣澤尊王驆駐大埔之因,乃負有護法佛駕(蔡觀音)出世之任務。南天宮之觀音佛祖,當地人稱「蔡觀音」,閨名鴛鴦,生於清光緒2年(1876),蔡家祖籍福建龍溪,遷台後定居大埔,世代務農,兄妹共七人,佛祖排行第七(今廟方仍存有日治時期戶口謄本為據)。光緒14年(1888),蔡觀音媽時年十三歲,遇六甲赤山龍湖岩觀音佛祖香團出巡遶境,路過大埔,蔡觀音媽跟隨香團後,因移步不穩而跌倒,雖無受傷,但返家後卻似患病般臥床,自此後便長住房中,足不出門,口不食葷,禁足閉關,修心養性,如此數年。光緒20年(1894),六甲赤山巖觀音佛祖再度出巡遶境,香團來到大埔時,赤山巖佛祖諭示專程在蔡家前駐駕,蔡觀音感應妙法,不久後顯通化俗,被時人尊稱為「活佛」。明治44年 (1911),蔡觀音涅槃成道,仙壽三十六歲。
蔡觀音媽逝後,聖帝起乩指示:蔡觀音已成佛得道,天降使令渡化眾生,應速聘名匠,按其容貌,雕塑金身,並與文衡聖帝同祀南天宮青峰寺。蔡觀音媽因肉身成佛而廣為庄人崇祀,今南天宮廟前大豐里七十四號為其老家,亦即其成神之地。民國64年(1975)時任台南縣議會議長張鏗堯,乃於原地倡建「觀音亭」。
南天宮早年為鹽水街外三十六庄庄廟,包含鄰近的大埔、天保厝、蜈蜞坑、下林仔、淕頭港、七塊厝仔、南竹仔腳(竹埔)、挖仔、舊部、倒茄苳、洪厝寮、下寮、頂寮、海埔尾仔、中洲寮、尾寮、六塊厝仔、中寮、番仔厝、大莊、莿桐寮、舊營、鹽水月港、後寮、番仔寮、孫厝寮、羊稠厝仔、田寮、飯店、麻油仔寮、竹圍仔、宅仔港、德安寮、西平寮、學甲寮、大埔口等三十六庄;近年來與各角境往來密切,各角境也多熱情參與其慶典,儼然已成為鹽水街外的大公廟,今其祭祀圈包括大埔、飯店、麻油寮、竹圍仔、宅仔港、保安寮、天保厝厝、竹仔腳、下林、蜈蟆坑、水頭港、田寮、頂寮、下寮、倒茄草、洪厝寮、尾寮、羊厝寮、孫厝寮、番仔厝、薊桐寮、舊營、中洲寮、後寮等庄頭。
南天宮曾於昭和7年(1932)首度舉行「三十六庄」遶境,之後於民國58年、61年、80年和83年間歇舉行,今廟為民國60年(1971)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