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良皇宮奉祀保生大帝吳真人即大道公,俗稱「下大道」,因位於府城的南邊乃相對於位於府城北邊的興濟宮,俗稱「頂大道」。
良皇宮的由來是因本廟古時與安平海頭社「廣濟宮」分別位在台江「大港」之龍虎兩側,兩廟因而互有「龍虎宮」之稱,而良皇宮之廟名即是承襲「龍虎宮」台語讀音而來,「良皇宮」遷至土墼埕後,沿用舊廟名至今。良皇宮舊廟位於北線尾(又稱北汕尾),在廟前的四垂亭樑柱上有一方「回天之功」匾,是清乾隆丙辰年端月吉旦(乾隆元年,1736)由北線尾良皇宮諸戶敬献可得到證明,故傳良皇宮康熙五十八年(1719)移建至現址,廟名仍沿用北線尾(原址在北線尾今安南區)。
清朝方志中最早提及「良皇宮」的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金鋐主修《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記載「慈濟宮一在土墼埕保..」,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蔣毓英的《臺灣府志》裡亦記載「慈濟宮…一在土墼埕保..」;兩者指的都是良皇宮,但當時土墼埕在台灣縣城城基之外,尚屬鳳山縣轄,直到府城建小西門於土墼埕之側,土墼埕才納入府城。
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臺灣縣志/雜記志九/寺廟/在西定坊:「開山宮,祀吳真人.一在新街,曰開山宮.一在北線尾,曰大道公廟」.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中記載了「吳真人廟.在西定坊者,尚有北線尾廟.」,則是說明移入府城後的「良皇宮」仍加註舊廟地名於廟名之前,「北線尾良皇宮」一詞亦沿用至今;嘉慶十二年(1807)的《續修台灣縣志》的城池圖中更繪出小西門內「土墼埕」與「良皇宮」的位置。嘉慶十五年(1810)間黃鐘岳集資重修,光緒四年(1878)進士黃景琦籌募捐購民房擴大廟域,日治大正八年重修,民國三十五年舉行慶成三朝建醮大典,民國五十一年動土重修,為前面一層樓,後殿三層樓的座東朝西,鋼筋混凝土南方式建築,民國五十七年舉行慶成三朝落成建醮大典,是為現貌。
「良皇宮」主祀神明是保生大帝外,廟內拜殿前供桌亦供奉有嘉慶甲子年(1804)「南鯤鯓千歲爺」的石香爐,其淵源來自昔日「南鯤鯓代天府千歲爺」依例一年一度被迎請到台南府城供信眾參拜,早期乘船至府城小西門上岸,入城後以「北線尾良皇宮」為行台,並於駐駕期滿前舉辦遶境遍巡府城,為一時之盛事,此一宗教盛事一直維持至日本時代仍有舉辦,南鯤鯓王回鑾後.府城信眾仍依依不捨,故於良皇宮再副祀南鯤鯓千歲爺常年供信眾參拜。後殿是觀音佛祖殿並同祀有媽祖、福德正神、黃景琦長生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