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 乾隆元年( 1736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8月)
據「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洪敏麟 著/臺灣省獻委員會編印/1975」載:
在建業街16號,廟域面積404.892坪,主祀臨水夫人媽陳靖姑及林紗娘、李三娘等三夫人。創建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光緒十二年(1886),里人葉仰古重修,嗣後陳敬忠再修。史蹟價值:
1.為本省唯一專祀臨水夫人媽之廟宇。
2.除主祀三夫人、右配祀註生娘娘、左為花公、花婆,並祀有三十六尊婆姐、悉為女神。
3.為主安產之神,女性所信仰者。
建立沿革:
臨水夫人媽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福州人渡海來台時,在台灣府(即現台南市)東安坊山仔尾小岳凌上建立一座小廟宇,以臨水夫人媽為主神,稱為臨水夫人廟。清咸豐二年(1852)再由地方仕紳修建加奉三奶夫人中二媽林紗娘、三媽李三娘迄今已有二百六十餘年。
清光緒十二年(1886)曾重修廟宇,民國二十四年(1935)由地方有志人士發起重建。台灣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七年、五十一年各整修一次,並改稱為「臨水夫人媽廟」,其後因為年久失修,加以風吹日曬建物腐朽,影響觀瞻至鉅。遂報請重建,於民國七十二年農曆正月十四日奠基動土整建,並於民國七十八年元月二十四日登龕晉座,完成重建工程。
民國一百年重建後殿與廟宇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