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慈福宮」俗稱「姓邱廟」,主神李府千歲、文衡帝君金身於明末清初,由邱家先祖奉請跟隨鄭成功渡海來台奠居中洲,迄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
本地初期未建廟,神明金身輪流恭奉於里民家中,遇到聖誕祭典時再搭棚設壇供眾善信祈福參拜,頗不方便。殆至民國二十四年,族中耆老邱朝和、邱慶盆、邱變、邱德元、邱元享等倡議建立公厝,在眾人響應捐輸贊助下,未幾即克底告成。本以為至此眾神有祀奉之所,但後來因日人到處火化神明歸天,為防止眾神尊遭無妄之災,又散居於民家奉祀。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庄民邱三財、邱章、邱朝成、邱文桃等發動重修公厝,將眾神明迎回一同恭奉,並立廟名為「慈福宮」,自此眾人有固定祭祀之場所,香客雲集,香火更加鼎盛。此後,經過二十多年,因公厝歷經風霜剝蝕,多有損毀,已不堪使用,庄民邱順治、邱敬德父子等人鑒於此,遂倡議重建並成立委員會,公推邱矮、邱齊教為正、副主任委員,著手計畫各項重建工作。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本宮動土重建,在庄民及十方大德的熱心捐助下,工程順利進行並於民國五十七年三月竣工。
現今「慈福宮」為兩進式建築,前殿主祀李府千歲、文衡帝君、吳府千歲,後殿「慈安寺」於民國六十九年元月興建完成,主要奉祀觀音佛祖、文殊菩薩,配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兩旁神龕並安奉十八羅漢金身。本宮李府千歲、觀音佛祖等諸神,神威顯赫,靈感聖蹟不勝枚舉,因此每逢諸神聖誕,信眾雲集,香火十分鼎盛,熱鬧之景常為庄民所稱頌。
簡介與相關圖片:
慈福宮廟貌(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廟貌(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神祇聖誕表(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廟內(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沿革(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五營旗(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主祀神龕(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後殿慈安寺沿革(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後殿慈安寺寺內(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後殿慈安寺虎龕福德正神(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後殿慈安寺主祀神龕(周宗楊拍攝2011.09.26)
慈福宮後殿慈安寺龍龕註生娘娘(周宗楊拍攝201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