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地址: 臺南市西港區新復里溪埔寮8鄰8號
電話: 06-7956353
主祀神明: 天上聖母
陪祀神明: 王爺 / 中壇元帥 / 楊府太師 / 土地公
創立起始年: 1661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 明永曆15年 ( 1661 )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7月)
建立沿革:

溪埔寮安溪宮沿革誌

溪埔寮安溪宮主祀:天上聖母

配祀:楊府太師、溫府千歲

福德正神、中壇元帥、黑虎將軍

玆錄溪埔寮安溪宮溯源沿革

創歷年代:西曆一六六一年,清順治十八年。

本庄原係蚵殼港庄社,當時社址是現在曾文溪中,民國十一年

,庄社被洪水流失,村民逃避後居各地,事後經過數年間,村

民始陸續回來本居地重新建設家屋,號為溪埔寮,不旦復圓了

以前的村社,而且更加的興盛,人口也日漸增多,而成為現在

的新復村〈溪埔寮〉。

本村既得復興,由歷代祖先所奉祀的列位神明亦當然要新建宮

宇以便奉安祭祀,於是由黃金水、曾在地發起及全村民眾協力

籌備,並於民國六十六年四月間興工,工程歷經一年多,於六

十七年十二月,舉行落成典禮,建醮祈安,並命名為『安溪宮』

,本宮與公塭所協力組成之蜈蚣陣是於民國三十八年己丑科承

玉勅代天巡狩余千歲殿下榮封為百足真人。

本村村民感念各界賢彥碩德捐獻,莫大功德以勒石丙誌芳名,以

資誌念。

簡介與相關圖片:

安溪宮廟貌

安溪宮廟貌(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廟貌2

安溪宮廟貌(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三川門入口

安溪宮拜庭(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宮內

安溪宮宮內(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主祀神龕

安溪宮主祀神龕(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右龕福德正神

安溪宮右龕福德正神(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左龕福德正神

安溪宮左龕福德正神(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虎爺將軍

安溪宮虎爺將軍(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安溪宮沿革

安溪宮沿革(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廟內右龕蚵殼港文物館(周宗楊拍攝2011.09.10)

安溪宮蚵殼港開基祖廟文物陳列室(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廟內右龕蚵殼港文物館2(周宗楊拍攝2011.09.10)

安溪宮蚵殼港開基祖廟文物陳列室石器文物(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廟內右龕蚵殼港文物館全貌(周宗楊拍攝2011.09.10)

安溪宮蚵殼港開基祖廟文物陳列室(周宗楊拍攝2011.07.31)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楊府太師、溫府千歲、福德正神、中壇元帥、黑虎將軍

祭祀活動:

農曆3月23日天上聖母聖誕

謝戲酬神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安溪宮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黃文生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劉傳心、李文同《玉勅慶安宮轄內外廟宇寶鑑》,正平出版社,民69

黃文博、黃明雅《台灣第一香西港玉勅慶安宮庚辰香科大醮典》,西港玉勅慶安宮,民94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周宗楊
填表日期: 2011-09-21 21:50
地理資訊
附表資訊
籤詩
藥籤: 無
運籤: 無
信徒
信徒組織:

安溪宮每三年參加西港慶安宮舉辦的香科,並組有百足真人蜈蚣陣。

 

「百足真人」又稱「蜈蚣陣」,根據陳丁林著作《南瀛藝陣誌》所載:公塭仔、溪埔寮蜈蚣陣的歷史必須上溯至蚵殼港時期,蚵殼港原位於今日西港鄉大塭寮前。蚵殼港蜈蚣陣成軍於何時,已難確定,但從西港香的歷史資料中,卻不難得知,其早於西港香之前身「姑媽宮請水時期」的二十四庄時(1784─1820),蚵殼港已是其中的一員。而蜈蚣陣則以蚵殼港為主,另一位於台南市安南區的公塭庄為輔所組成。

道光三年(1823),洪水氾濫,整個蚵殼港盡被洪水沖失,村民四散逃難,然而令人驚奇的是,洪流過後,蚵殼港萬安宮供奉之溫府千歲等尊神卻如砥柱中流,不為所動。村民見而奇之,遂恭迎至公塭仔奉祀至今,後建廟宇仍沿稱萬安宮。水災過後,倖存之庄民,於該地再度浮覆之後,始有少部份人陸續回歸故土搭寮居住,即為今日之溪埔寮。此時三年之香科又已近在眼前,重組蜈蚣陣可謂困難重重,原來之五角頭已剩公塭仔的五十幾戶,在人力物力均極缺乏的情形下,曾建議慶安宮將蜈蚣陣收回本部,由其另選村里承辦。但由於蜈蚣陣之陣容龐大,無人敢接,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慶安宮乃極力鼓勵原辦單位,重新組陣,並謂不論大小,只要有蜈蚣陣就可成香(台灣民間香會當中,有蜈蚣陣者稱為刈香,沒有蜈蚣陣者稱為進香)。在此種情形之下,公塭仔與溪埔寮,終於排除萬難,讓蜈蚣陣再度遊走於香陣之前。

公塭仔與溪埔寮蜈蚣陣人數並非固定,庚辰香科由六十六位小朋友組閣,其裝扮的戲碼在三天遶境中天天不同,第一天為薛仁貴征東,第二天為薛丁山征西,最後一天羅通掃北。

 

資料來源:黃文博、黃明雅《台灣第一香西港玉勅慶安宮庚辰香科大醮典》,西港玉勅慶安宮,民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