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一、起源
民國77年農曆3月初,有善信大德至台北行天宮請求關聖恩主分靈至楠西供奉,在今金朝陽宮之原址搭建木屋三間,設置佛堂,供奉金佛字匾一幅、關聖恩主、觀世音菩薩,關聖恩主聖示名為「金朝陽宮」。
民國79年農曆4月17日,奉聖示天公爐安座,成立管理委員會。並旨令開始辦事、為信徒消災解厄,自此,金朝陽宮成為十方眾生共修及救世度生的道場。
爾後,金朝陽宮信徒不斷增加,原有佛堂不敷使用,民國80年農曆4月3日,關聖恩主聖示『三山繞宮前,五嶽左右分,朝陽集聖靈,轉性來完命,共修極樂行,有事宮前稟,可比奏天庭。』對於本寺之地理、位置、任務、定位有明確的聖示,金朝陽宮的委員遂決議重建,民國81年農曆2月6日舉行新建佛堂安座大典。
二、玄空法寺之緣由
全真上人有感於師祖關聖帝君倒駕慈航,演說「玄空般若妙法」度化眾生之因緣時機已成熟,在管理委員會規劃下,積極籌建「玄空法寺」,作為日後信眾修行「玄空法門」之道場。自91年3月起陸續完成先期工程,包括明聖亭、心經亭、金剛亭、景觀造建及四大天王殿,同年3月31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日舉行「玄空法寺」奠基動土典禮,於伽藍菩薩聖誕日舉行「佛心印聖石」揭幕大典,「佛心印聖石」重約150噸,倍極艱辛由東部花蓮運回玄空法寺,上刻有大「佛」字及心經全文,勉勵世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心相印,功德圓滿」,據傳為目前全台寺廟最大塊的石頭,亦為玄空法寺鎮寺之寶。
簡介與相關圖片:

玄空法寺外貌 (張耘書2011.06.18拍攝)

玄空法寺 (張耘書2011.06.18拍攝)

玄空法寺伽藍菩薩 (張耘書2011.06.18拍攝)

玄空法寺韋馱菩薩 (張耘書2011.06.18拍攝)

玄空法寺四大天王 (張耘書2011.06.18拍攝)

玄空法寺內的「佛心印聖石」 (張耘書2011.06.18拍攝)

玄空法寺(金朝陽宮)外貌 (張耘書2011.06.18拍攝)

玄空法寺(金朝陽宮)殿內 (張耘書2011.06.18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