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復興宮位於官田隆本村,據廟誌記載,隆本村原為西拉雅平埔族社,俗稱「番仔田」,平埔族奉祀阿立祖、太上老君為主神,供奉於「公廨」,每年農曆10月15日舉行祭典。明末,漢人開始大量渡海移居台灣墾荒,番仔田也逐漸變為漢番聚居之地,據乾隆時期古碑《嚴禁民番私補魚蝦示禁碑 》推測,番仔田當時已是漢番雜處的情形。漢人初闢草萊,水土不適,為祈求神祇庇祐,往往自原鄉攜迎香火,以便朝夕膜拜,但早年生活不易,建廟屬實困難,只得將香火神像借祀民家,待經濟漸裕,方建築草茅奉祀,借神恩顯赫而澤被庶黎,由於漢番常為香燈繳納而衝突,因此聚議再將關帝君神像再奉回關帝廟寄祀至今。迨復興宮籌建委員會成立,經時任主委拜查後得之寄祀之事,經參議並接洽麻豆文衡殿主事證明屬實,於民國74年奉請關帝君香火神像,迎接回駕,安奉於宮內鎮守。
另據《官田鄉志》中記載,復興宮的前身為番仔田部落的中公廨,其最初位置在今台一線省道旁的蔗園,原為土磚壁,茅莖屋頂之建物,內分三室,正中一室分神壇、正殿兩部分,神壇內有神案、壺、水缸、將軍柱。正殿和神壇之間以竹屏相隔。左右兩室佈置,大體和中室相同,惟面積較小,亦無將軍柱、豬頭殼等物。
民國65年左右,因公廨原址被徵收建造加油站,乃遷至現今復興宮的位址,易地重建的公廨改以磚瓦建築。公廨內壇上仍奉甕壺,亦有水缸、將軍柱等,另有香爐為鄰近漢人所奉獻。由於番仔田所屬之隆本村乃位居官田之政經與交通中心,移入人口成長快速,而演變為一以漢人為眾的村落,並且在民國七十年間,興起改建公廨之議。於是在民國70年聚金購買廟沿土地,72年成立籌建委員會,於75年完成建廟,至此番仔田公廨改建成為漢式的廟宇。
改建之後的隆本復興宮,仍奉阿立祖為主神,正殿並塑有「太上老君」金身,另共祀關聖帝君、觀音佛祖、清水祖師、法主公、註生娘娘等漢人神衹,且仍維持平埔祭儀的方式,由平埔族尪姨負責祭典事宜。
近年來,復興宮管理委員會亦再度正視其原為一座平埔公廨之歷史與事實,於廟埕廣場前搭造傳統平埔公廨,以作為舉行夜祭之場所。
簡介與相關圖片:
復興宮外貌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復興宮殿內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復興宮正殿雕塑有「太上老君」金身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復興宮註生娘娘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復興宮福德正神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廟內今仍可見掛有平埔族祭物─豬頭殼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復興宮沿革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復興宮廟埕前之「番仔田」公廨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復興宮廟埕前之「番仔田」公廨外貌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公廨內景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公廨內阿立祖令旗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公廨內掛的豬頭殼 (張耘書2011.06.19拍攝)
番仔田夜祭 (張耘書 2005.11.15於夜祭時拍攝)
平埔族「牽曲」 (張耘書 2005.11.15於夜祭時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