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龍山寺一開始就建立於東門城內,日治時期因為市區闢築道路,所以該寺遷建於現今的位址,東門路二段134巷27號,當時已經是昭和2年(1927年)了。台南龍山寺緣自明鄭時期,先人從福建祖籍泉州府安海龍山寺,恭迎觀世音菩薩香火來台奉祀,靈驗佑名且香火鼎盛,一直等到清朝康熙54年(1715年),才開始募緣恭塑佛像,並建立在佛殿東門城內。溯本追源而取名為龍山寺,此後歷經數十春秋,難免風雨剝蝕。那時有一位蔣公子於乾隆年間主持重修任務,最後面貌一新,還被評為府城七王八廟之一,後來兩百多年期間再重修多次,如乾隆54年(1789年)有王拱照等、道光23年(1843年)總理張風、董事長林國春等、同治10年(1971年)董事長戴源發、林吉成、李泉發等,光緒十年又有董事戴源發、林振成等人,先後發心重修。昭和2年(1927年)因需開拓街道而殿宇毀損,經管理人許萱其、許朝成、蔡添福、劉玉等居士,熱心勸募促成現在的所在地址,但因基地所限,寺殿營建並沒有更擴大,但香火延續卻從未停止,至今已經八十年矣。
在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八日上午,龍山寺不幸遭逢祝融之災,短短數分鐘二三樓全毀。經由消防勘驗為電線走火。在本寺監院會寬法師、主任委員許三松先生、市議員許木樹先生多方協調奔走下,於十一月召開第二次臨時信徒大會,並通過整體重建計畫。
主體建築於民國九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九日完工遷入,由百年樟木雕刻完成的佛菩薩聖像,包含三樓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二樓供奉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委請埔里富缽公司兩位雕刻師,傅康火順、施慶源於龍山禪院,歷時一年餘完成,於民國九十二年農曆十二月一號恭迎安座,至此重建工作宣告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