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奉祀觀音菩薩,楊府太師,香火鼎盛,神威赫漝,護國祐民,和境平安。
按觀音菩薩係由地方事佬黃松洲、黃文琴、張龍淡倡導于同治乙丑年三月十九日向赤山龍湖巖求回香火奉祀于大路尾,翌年彫刻神像奉到龍湖巖謁祖開光,奉回安祀於大路尾,當時由番仔塭,大路尾,三五甲三庄共祀,迨光緒十七年間神像被火焚化,翌年由張龍淡,張慕,黃鐸主持重塑神像初建簡陋寺堂安祀,民國六十年(1971)鸠工建寺、迨民國六十三年(1974)分靈另塑神像迎回番仔塭,及民國六十六年(1977)由發起人、黃善、黃習、黃金朝、黃連旭、黃清風、朱才教等集資策劃暨高雄市黃清守、黃清風、黃榮恭、黃福連協助支持興建【隆明寺】,二月興工,十月竣工紅磚碧瓦,畫棟雕樑,寺廟堂皇,美侖美奐。
按楊府太師,据傳說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由大陸飄來一艘神船,載五尊神像〈即楊府太師,池府千歲,康府千歲,梁府千歲,普庵佛祖由埔頂,塭仔內,樹仔腳,竹橋,溪南寮五村落鄉民共同捨獲,各奉回一尊奉祀果然大顯神通,保境護民,民國五十三年(1964)才向埔頂通興宮分靈,另塑楊府太師神像奉祀于本寺,神像莊嚴,栩栩如生,英靈顯赫神恩浩蕩,地靈人傑,境聖康泰,物種民康,安和樂利,爰擬史實以誌不朽,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