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崁頂福安宮主祀福德正神,據《白河鎮志》之記載,福安宮之福德正神何時而來已不可考,最初土地公廟只由四塊石板所砌成,據傳,昭和11年(1936),有對年輕夫妻來到大凍山麓開墾,生活貧苦,積蓄無幾。某日,此對年輕夫妻,費所有積蓄向獵戶購得一頭野牛,飼養在樹下,野牛卻掙脫繩索而逃,遍尋不著,於是來到土地公祠前求訴,願福德正神感其誠心,使野牛歸回。這對夫妻向土地公還願之時,發下宏願若能在年底積蓄超過仟元,願將原來由石板砌成之土地公廟,重建為高三尺之廟。土地公果然靈驗,多次完成這對夫妻之願,其後,果真還願建廟。
戰後,福安宮第四次改建完成,盛名遍及全省,土地公再度降旨重建大廟,然當時崁頂僅五、六戶人家,無力重建,經土地公指示,降壇並示乩前往台南麻豆指引地點,歷經辛苦,終於挖取三寶,最終也完成重建工程,成今日所見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