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碧雲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在嘉慶13年(1808)前後,與大仙寺原為同一住持,因此又稱之為「新巖」。據其廟志之記載,清康熙40年(1701),第一代開山祖師釋應祥(俗名李鶴齡),由福建省泉州府開元寺奉請一尊觀音佛祖聖像,渡海來台,從竹仔港(今高雄永安區)登陸上岸,隨後寄居於阿公店(今高雄岡山區),數月後為了尋找更適合參禪悟道的環境,再奉迎觀音佛祖遍遊南部各大叢林,最後於枕頭山下(今台白河仙草埔)暫且落腳。過了幾年,應祥禪師發現於枕頭山南麓半山腰有處「半壁吊燈火」之靈穴,更為適合靈修參禪,遂親自帶著觀音佛祖上山,披荊斬棘,草建茅堂。然當時因碧雲寺財力拮据,歷經嘉慶、咸豐與光緒等年間次第興建,方得完成。(據《白河鎮至》之記載,碧雲寺乃由應祥禪師於乾隆57年(1792),恭請一尊觀音菩薩聖像,渡海來台,初居阿公店(今高雄岡山),後到大仙岩,嘉慶元年(1796),為尋晚年隱修之所,乃雲遊探勝,攀山涉水,擇一靈穴,終於在枕頭山南腰發現「半壁吊燈火」之靈穴(另傳此為麒麟穴),乃斬荊披棘,結茅構宇,並迎原供於大仙寺的觀音聖像坐鎮隱修,即為今日「碧雲寺」開山之紀元。)
昭和6年(1931),碧雲寺原有之建築物,歷盡風霜侵襲,樑殘壁裂,乃由當時庄長陳按察等信士發起,集資改建。
民國38年(1949),再增建清虛宮(天公廟),至民國43年(1954)完工。
民國55年(1966),興建地藏王寶殿,至56年(1967)竣工。
民國59年(1970)間,又續興古宮殿式三寶殿,並於同年重新改組為財團法人火山碧雲寺董事會。
目前整個碧雲寺建築體分為「正殿」、「三寶殿」、「清虛宮」(天公廟)與「地藏王寶殿」四大部份。於民國86年(1997),由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今寺為民國94年(2005)整修完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