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鎮安宮創建於光緒 19 年(1893),係新社鄉最古老的寺廟,曾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列入「臺灣名勝古蹟」之一。鎮安宮原名太子爺廳,主祀太子爺,增祀三山國王、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包公等。民國77年(1988),村長盧慶春及庄民有感廟貌簡陋失修,乃召開信徒大會,決議擴建,並組重建委員會,推選劉讚成為主任委員。民國78年(1989),農曆4月19日奠基興建,並於民國81年(1992)昇座,次年竣工。民國88年(1999)9月21日,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鎮安宮一樓陷落。歷經一年的重建,於民國89年(2000)農曆10月19日入火安座,也成為山城地區最早完成重建之寺廟之一。目前廟埕面積 400 坪,地下室及一樓為活動中心,廟右為新社社區活動中及托兒所,為新社鄉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
本文出處:(《臺中縣志住民志》宗教篇,臺中縣政府,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