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乾隆十九年(1754)王勳(亦稱作王芬)生於園車埔庄(福興里)。當時漳泉械鬥頻繁,他常出面排難解紛,並掃蕩地方賊匪,鄉里才能得以安寧,人皆尊之為「王勳大哥」。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起義抗清,以王勳和莊大田為先鋒。因王勳助攻彰化縣城有功,便升其為「平海大將軍」。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失敗被捕,王勳逃至虎頭山亦為清兵所執,就地處斬。
後來地方百姓不忍其英魂飄零,以「福興公」之名潛祀供奉。乾隆五十五年(1790),當地漳泉再度械鬥,雙方死傷慘重,唯蔴園庄民犧牲最少,眾人以為王勳千歲顯靈庇佑所致,故共議建廟奉祀。是年八月破土,十月竣工,名之為「福興宮」。後來咸豐三年(1853),因為廟宇年久失修,北勢庄民陳溪水曾主倡重建。
二次大戰時,盟軍戰機屢屢空襲轟炸,期間庄民曾見千歲顯靈騰空護衛。日本殖民政府廣徵臺灣民兵,鄉里子弟遠征前,必會到福興宮求得千歲香火隨身,希望從軍時能夠逢凶化吉,平安返鄉。
民國五十六年(1967),又因廟宇殘破而重建,由王萬成(王勳之後嗣)主導重建廟宇事務。直到民國九十七年(2008),為了擴大廟務發展,仕紳提
議新建,委託給地方耆老陳西瓊主事籌備,成立「蔴園福興宮重建管理委員會」,却年四月舉行奠基典禮,於民國九十九年(2010)十二月落成,舉辦祈安入火安座安龍謝土大典。殿內配祀王勳千歲父、母、妻等眷屬神,及開臺聖王、天上聖母、文昌帝君、註生娘娘、神農大帝、武財神等神祇。
祭祀活動:
正月十七日王勳千歲例祭
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福興宮值年爐主、頭家會將王勳千歲的分靈請回宮內,正月十七日舉行祈安法會。在正月十八日安爐,並由舊年爐主宴請新、舊伕頭家「吃過爐」。
農曆二月十五日巡營
迎請王勳千歲、天官武財神、中壇元帥進行遶境巡營。巡境安營前,法師會在新的竹符上黏貼福興宮符令,接著調請五營兵將,順利奉請到天兵天將之後,繖境隊伍才能出發。在安營的過程中,王勳千歲有時會降乩協助法事。在安營妥當,巡境隊伍返回福興宮之後,隨即舉行犒軍儀式,感謝五營兵將一年以來的辛勞,且祈求來年合境平安。
農曆十月二十三日車埔腳謝平安
農曆十月二十三日上午會置天臺,安置「頂下桌」供奉,代表信眾對神明最高的敬意及禮儀,信眾也會製作湯圓一同祭拜,除了象徵圓滿外,也祈求闔府團圓。
迎請媽祖
迎請浩天宮大庄媽、清水碧華孝三奶夫人、梧棲朝元宮梧棲媽。
儀式辦理
農曆正月十七日祈安法會
正月十七日早上廟方於廟前搭置天臺,由誦經團主持敬拜上蒼儀式,並備有全豬全羊、壽桃、壽麵、紅龜粿祭拜,地方居民也會張羅鮮花素果、三牲至福興宮前廣場一同祭拜王勳千歲,近年來,開始聘請歌仔戲班演出。
農曆三月十五日犒軍儀式
感謝五營兵將一年以來的辛勞,並且祈求來年合境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