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浩安宮奉祀的神尊起初皆由庄民各自在家中奉祀。何姓庄民在潭仔墘為大姓,先祖多由泉州安徽和福建渡臺而來,奉祀城隍爺以及觀世音菩薩,是最早在此受庄民祭拜的神尊。
民國三十三年黃波入贅至潭仔墘,但終日感到家中不安寧,遂至水裡港福順宮(黃波原為水裡港麗水人),請包府千歲坐落,保祐家族平安,至今每年都會前往水裡港福順宮進香。後期又因為三條崙海清宮歷史悠久,所以會先至三條崙海清宮進香完以後,再遶回水裡港福順宮進香。
抗戰時期,包公曾數次顯靈祐護信眾;抗戰結束後又保佑信眾事業發展,因此信眾便起議興建廟宇供奉包府千歲。
由於黃姓在當地為望族,在興建浩安宮以前,當地居民謝平安就常以黃姓家族的包府千歲為主,在旁邊田地搭雨棚,供庄民祭拜,因此在興建浩安宮時,自然的就將包府千歲供奉為主祀,城隍和天上聖母陪祀。
浩安宮的工程終於在民國六十九年奠土,當地庄民捐地興建浩安宮。因當地為小型工業區,當地庄民有幾人從事建築業,因此就由當地庄民獻地募款,並交由從事建築業的庄民去興建浩安宮。終於於民國七十一年竣工。一樓奉祀包府千歲、天上聖母及城隍尊神;二樓廟宇供奉觀世音佛祖與玄天上帝。並建牌樓於北側。廟中乩差多以城隍和包府千歲為主,因此廟庄謝平安的是其改由包府千歲統一決定,通常在十月左右,冬至以前,謝平安時,會一併收兵。
簡介與相關圖片:
浩安宮廟貌(溫宗翰、趙劭偉拍攝 2016年9月6日)
浩安宮正殿(溫宗翰、趙劭偉拍攝 2016年9月6日)
浩安宮主神(溫宗翰、趙劭偉拍攝 201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