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新福宮原名「新庄仔三府王爺廟」,分靈於龍井水裡港福順宮,是臺中舊城區最早興建的廟宇之一。明治三十四年(1904年),由於臺中火車站的興建,新福宮面臨拆除命運,原廟址改建為火車庫房。根據在地耆老口述,原廟址在現今臺中火車站機務站旁的水池與蒸汽火車加水的水塔之間。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信徒在今新時代購物廣場前一矮宅供奉三府王爺。到了民國四十年(1951年),矮宅遭遇大火焚毀,當時的香蕉市場因廢棄已久,在戰後成為來臺軍人竊據的居住地,地主「青果組合」於是分割土地出售,信徒與地方人士於是集資購買,便是今日廟址的所在地。
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新福宮舉行動土大典,民國四十七年(1958年)六月三十日重建完成,並重新命名為「新福宮」,原意便是指新庄仔的福順宮。同年,舉行水裡港福順宮進香儀式,根據在地耆老張香蕉口述,當年他女兒剛出生,身體很差,為了祈求王爺保佑,張香蕉帶著女兒雇了一輛三輪車,從後火車站拉到龍井福順宮,在當地民眾家過夜後,隔天再用走的回來新庄仔。
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登記為財團法人,並於同年十月創立董監會,民國六十年(1971年)擴建廟宇規模,加建前方拜殿與三川殿。不幸的是,民國一百零五年(2016年)新福宮疑似因大殿電線走火,包括主殿、倉庫與神像都被燒毀,只有虎爺與王爺官印沒有被波及。
新福宮主祀的李府王爺與朱府王爺之神像皆沒有鬍鬚,號稱「無鬚王爺」,與一般多為有鬚王爺的爲況較為不同。另外,廟內持印將軍的容貌據聞是以荷蘭人形象和衣著為基準而刻,才有頭戴紳士帽、五官深邃、濃眉大眼的這種特殊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