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相傳清朝雍正年間,由大甲居民集資興建小祠,遺址在國姓井後方的平台上,經常是屢修而屢毀。
光緒11 年(1885)地方官紳大甲巡檢余寵,鹽務委員林鏘,幕友盛鵬程,生員郭鏡源, 張程材等集資建廟, 刻有碑記。明治32 年(1899)、大正12 年(1923)廟宇分別為風雨所毀,民眾屢次集資修建。戰後,民國36 年,地方倡議重建國姓廟。陳財福熱心勸募,張重振、柯天來捐贈土地,於今廟址重建新祠。
42 年2 月,臺中縣政府為紀念鄭成功偉大事蹟,將國姓廟合併為臺中縣忠烈祠,合祀抗戰,戡亂等戰役陣亡將士。祠內有臺灣省主席魏道明題匾「浩氣千秋」, 臺中縣長宋增榘題匾「光輝海甸」,及縣長林鶴年題匾「永綏克立」。
拜亭柱子上所書的行草對聯為地方上詩人蔡輝煌之手澤。每年縣府配合忠烈祠青年節和軍人節為祭典之日,一般民眾則多藉端午節登山汲午時水時,前往祭祀。(參考大甲風貌)
祭祀活動:
鐵砧山的國姓廟主祀鄭成功,每年有三次祭典,即「端陽節」的祭典、農曆7月14日鄭成功聖誕的前二天所舉辦的祝壽大典、及農曆正月14日的祭典。國姓廟的創建時間和創始人均不詳,據說約建於雍正年間。光緒11年(1885)大甲巡檢余寵、鹽務委員林鏘及生員郭鏡清等人集資重建,並立有「開臺鄭國姓」碑記;復歷經明治32年(1899)及大正12年(1923)兩次的修葺,終於在民國36年(1947)重建完成。民國42年(1953)2月,臺中縣政府將國姓廟與臺中縣忠烈祠合併,合祀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及823砲戰陣亡將士,直到臺中縣政府將忠烈祠移往豐原。
本文出處:(《臺中縣志住民志》宗教篇,臺中縣政府,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