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清水開基福德祠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原廟旁有一水池,乃昔日乞丐患疥瘡或其他瘤毒潰爛等症取水洗濯之用,據說立時即癒,受益者眾。昭和10年(1935),清水發生大地震,殿堂因而坍塌,土地公神像則由信徒蔡竹如迎回家中供奉,土地媽神像則由萬昆皇迎回供奉,香火牌散落楊泉成店內。民國35年,由地方仕紳張天賜、蔡長發、蔡詒傳、李奇謀、楊烟木、陳清水等六人發起捐資重建,並將失散之神像、法器及香火牌全部迎回祠內供奉。民國52年,由管理人蔡長發編造信徒名冊,訂定管理章程,改組成立管理委員會,並召開信徒大會。民國54年,委員會倡議擴大重建,卻引發產權爭議,經民國61年由臺中地方法院判定該祠屬於寺廟,管理人應經由選舉產生。民國66年10月,重建工程竣工,並與紫雲巖共於民國69年仲冬吉日同慶落成大典。民國80年農曆3月6日寅時,該祠發生火災,並於民國81年12月30日完成重修。民國84年間,因政府將大街路拓寬,導致廟埕縮小,且每逢千秋慶典,前來參拜之香客因而擁擠不便。後經該祠委員奔走,終於尋回原廟旁由先人所捐,而長期遭佔用的廟產土地。民國90年7月10日,動工興建金爐及文化樓,並於民國91年9月竣工。
本文出處:(《臺中縣志住民志》宗教篇,臺中縣政府,2010 )
簡介與相關圖片:
清水開基福德祠創建於乾隆年間,原廟旁有一水池,乃昔日乞丐患疥瘡或瘤毒潰爛症取水洗濯之用,據說立時即癒,受益者眾。1935年(昭和10年),清水發生大地震,殿堂因而坍塌,土地公神像則由信徒蔡竹如迎回家中供奉,土地媽神像則由萬昆皇迎回供奉,香火牌散落楊泉成店內。1946年(民國35年),由地方仕紳張天賜、蔡長發、蔡詒傳、李奇謀、楊木、陳清水等六人發起捐資重建,並將失散之神像、法器及香火牌全部迎回祠內供奉。1963年(民國52年)由管理人蔡長發編造信徒名冊,改組成立管理委員會,並召開信徒大會。1965年(民國54年),委員會倡議擴大重建,卻引發產權爭議,經1972年(民國61年)由臺中地方法院判定該祠屬於寺廟,管理人應經由選舉產生。1977年(民國66年)10月,重建工程竣工。1991年(民國80年)農曆3月6日寅時, 該祠發生 火災,並於 民國1992年(民國81年)12月30日完成重修。1995年(民國84年),因政府 將大街路 拓寬,導致廟埕縮 小,且每逢 慶典,前來參拜之香客擁擠不便。後經該祠委員奔走,終於尋回原廟旁廟產土地,於2001年( 民國90年)7月10日,動土興建金爐及文化樓,並於2002年(民國91年)9月竣工,解決壅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