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清朝末年日據時代,原居台南府城將軍鄉番仔厝之黃氏子孫出外奮鬥討生活,南下至阿猴城里港大山(朋厝)農場謀生,乃祈求原居地之文衡聖帝、何仙姑娘娘香火隨行庇護,香火掛於牛槽柱,當時衛生情況極差,傳染病、瘟疫瘧疾遍佈,眾人回大山寮請示香火,請神坐手轎,仙丹妙藥治癒無數善信,日後由十三戶人家擁護香火,發起濟世助人之神威,後經「姑娘媽」旨示,回漚汪大廟文衡殿請法師開光雕奉新令牌安奉。 數年後眾人商議,暫借屏東市中正路一八五之九號安座,欽賜壇號「何仙姑壇」始扶鑾乩濟世,民國五十二年眾人集資雕何仙姑娘娘開基金身,並於每年七月初七日回台南番仔厝聖何宮進香過爐,之後再經「姑娘媽」旨示又新雕奉何姑姑娘娘開基金身奉拜,香火日益鼎盛。
民國六十八年由十方善信集資,遷移至屏東市公正四街九十八號現址,並奉旨晉陞為「聖何堂」。有感於神威顯赫,在此期間往台南漚汪文衡殿及番仔厝聖何宮包請香火,增雕文衡聖帝之大關帝、二關帝、三關帝、關平、周倉將軍及何姑姑、何仙姑娘娘金尊鎮殿,亦在同年六月入火安座,同年八月奉聖帝旨意產生第二代乩首服務於該宮,隨後又新雕奉四關帝、五關帝,民國七十五年奉旨雕奉濟公菩薩,並前往花蓮太魯閣飛來峰聖地接引神恩,見證濟公菩薩踏臨蓬萊仙島之腳印神蹟,且在其足跡處覓得天然形成卍字道濟石印,感蒙活佛扶鑾濟世仙丹妙藥,解苦救難,廣施神恩,該廟由「聖何堂」奉旨改為「聖何宮」。民國七十七年正月十六日,奉主公旨示在飛來峰神蹟處立石碑「屏吧紫微南天聖何宮」,眾委員鑾生扛石碑、水泥爬上海拔一千八百公尺之山巒聖地完成使命,在七十八、七十九年間購置宮旁空地籌建新廟,在多方努力下,於民國八十一年遵時辰關輦轎欽賜宮名為「八山府聖何殿」,並築建五嶽大崑崙靈霄寶殿,眾子奉旨啟建新廟府。民國八十三年正月動工重建,歷經三年期間,奉主公旨意前往台南開基玉皇宮、宜蘭草湖玉尊宮,請領玉皇大天尊、南北斗星香火,並往台南漚汪文衡殿啟奏,請回觀音菩薩、十八羅漢尊者、大八仙祖師香火,並完成金身之雕塑、入神、開光儀式。終於在民國八十五年國曆六月十六日(農曆五月初一日),開啟廟門入火安座順利告竣落成。
屏東八仙府聖何殿寺廟沿革
洪麗雯拍攝201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