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依目前訪談復興寺耆老所得的資料,該庄原先在佳冬鄉海埔後(燄塭村),後遷徙到今之魚澳處。據村耆言:當時無寺廟,而村民守護神,紅眉毛池府千歲,得道於溫州白馬巷白馬井,皆供奉於廬主家。後來建草廟於村落旁,即今之魚澳口處,是為最初期的復興寺。
由於山洪衝襲庄頭,草廟與村落數度遷居,最後才定居現今之位置,據耆老描述,紅眉池府千歲,曾因林邊溪山洪爆發而祭港阻止洪水,事後,交代庄民其欲回溫州,,當時眾弟子跪求懇留,千歲謂已請同鄉之神明劉少天歲鎮守本廟,繼續負責護國佑民,因此復興寺原先主神池府千歲改為劉少天歲。
約民國四十年及六十年代初期,復興寺二次重建皆面向林邊溪,由於該處地處低窪時常遭受淹水之患,至民國九十三年眾人提起重建之議,遂即成立重建委員會,決定填土興建面向道路二層樓之大廟,經四年多時間,終於再民國九十八年二月十一日(西元2009年、歲次己丑年,正月十七日)擇良日舉行入火安龕大典。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池府千歲(紅眉毛)、徐府千歲、水仙尊王、鄭千歲、李三千歲、劉娘娘、玄天上帝、九天玄女、郭府千歲、池府千歲、松樹王公、福德正神、中壇元帥、五營兵將、虎爺

復興寺左龕福德正神(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右龕水仙王(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左廂殿松樹王公(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右廂殿九天玄女(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池府千歲(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玄天上帝(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徐府千歲(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中壇元帥(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五營將軍(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復興寺虎將軍(潘信來拍攝-2011.07. 23)
祭祀活動:
1. 劉少天歲聖誕,每年一月二十日,演戲兩天,交陪廟宇會前來祝壽祭拜。
2. 迓劉少天歲,每逢丑、辰、未、戌年,每三年一次,迓劉少天歲,為期一天繞境水利村區域。

復興寺神明聖誕千秋表(潘信來拍攝-2011.0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