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該地原為翠竹叢之處,大正十年(1921)左右,地方善信廖阿蓮等五位居士倡議發起興建寺廟,熱心信徒昌隆庄的戴招祥捐地蓋廟,大正十三年(1924)建成五間齋堂,名為「超聖堂」,大約在昭和二年(1927),超聖堂重建為瓦房殿宇,有大雄寶殿及拜亭,正殿奉祀釋迦牟尼佛,側殿供奉十八羅漢,殿旁有左右護法及廚房、倉庫等,信徒眾多,香火鼎盛。
民國三十四年(1945),為慶祝台灣光復,堂裡拜經懺贊,並且連打三年大醮,民國五十三年(1964),由居士楊清金等人創辦佛學家政班,提供社會女青年研究佛學的機緣與場地。民國五十六年(1967)重建大雄寶殿,新殿上覆青色琉璃瓦,其後續建橫屋,為二層樓房,包含客廳、倉庫、寮房、會議室、圖書室、齋房及廚房等。堂的左前方是二層樓的地藏殿,右邊是山門。民國六十一年(1972)超聖堂改稱為「超聖寺」,民國六十八年(1979)改為「超聖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