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相傳因地方發生飢荒,盜賊橫行,瘟疫復起,於是清代乾隆五十年(1785)間,大埔庄民迎阿里港打鐵店王爺廟的三山國王返回大埔奉祀,暫時安奉葉氏公廳。乾隆五十五年(1790)在大埔頭正式興建廟宇;嘉慶五年(1800)重修;同治四年(1865)劉月鄰募建;同治五年(1866)遷建於劉世春土地,廟地面積達三分之多。
明治二十九年(1896)舊曆七月十四日大埔庄被大洪水流散,廟宇亦毀。當時,三山國王神像也被溪水沖走,流經菜寮庄時為庄民拾起,寄奉望族劉興郎家奉祀。經過十幾年的光陰,大埔村民生活安定後,想請回三山國王奉祀,菜寮庒民又不願奉還,發生了一場官司。據說大埔村在屛東地方法院、台南法院敗訴,但告到台北高等法院時才獲得勝訴,才將原本屬於大埔村的三山國王神像等遷回大埔村奉祀。
民國四十一年(1952),村民生活提昇,想改建廟容,建廟期間委員到處尋找中樑,聽說必須找「紫耕木」為廟中樑。有一天委員在高樹麵店吃麵、談論此事,恰巧歐銀票也在吃麵聽說此事,就說自己山上木林場有一顆紫耕木願意奉獻出來,就這樣約定好選日去運回。歐銀票林場工人負責把紫耕木運到山下,大埔村民便從二埤村利用水勢運回。在搬運木材的路程曾遇擱淺,經過一夜,三山國王顯靈,隔天再去便順利的運回。
寺廟沿革,洪麗雯拍攝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