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中和宮主祀枉死城主黃大巡,日據時期黃江海先生為東隆宮內王爺公壇之鸞生,原本為馬將軍之乩童,某次因受信眾所託辦理「陰事」,黃代巡借乩降駕處理,故黃先生日後而雕塑黃代巡神像回家朝拜之主因,後黃先生因日據時期日本管制聚眾請神問事,只得在家中為信眾所需而扶鸞解厄,直至仙逝。
民國六十五年,東港東隆宮舉行丙辰正科迎王祭典,下頭角擔任中軍府神轎扛抬職務,黃江海先生之孫黃有量先生(剛年滿二十歲),正好承襲其父下頭角轎班職務,卻被當時奉玉旨代天巡狩中軍府錢光惠中軍爺,附其身處理後塭莊某民家受厄之災,而轟動一時,祭典後黃有量即入伍當兵,當兵時期亦受錢中軍暗中保佑,遇重大災厄皆能平安脫險,至退伍因其祖父仙逝,仍有信眾要求幫忙採乩降駕,時黃有量母親說其子在迎王時會「起童」,遂叫黃有量試試看,怎知錢中軍真的降駕處理信眾所祈事務,自始錢中軍在黃家三樓行醫濟世。
錢中軍於黃家濟世消息不逕而走,許多信眾聞訊前來祈安,之後漸漸加入行列,設置堂號之初由七位鸞生共同設天案,於民國七十一年二月(西元一九八二年、歲次壬戌年、正月)跪祈三天三夜,後由玉帝派欽差大臣宣讀賜封「玉敕德威善堂」,據黃先生口述當初黃代巡與錢中軍相互推薦誰擔任主神,黃大巡因盛情難卻又是先至黃家行醫救世,因而接下主神一職。
在此期間,德威善堂眾鸞友除了在黃家濟世外,亦常受到信眾邀請至外地解決善信們之所求,因而聲名大噪,黃家宅廳已無法再容納更多信眾,時錢中軍交代興建廟宇之事,眾鸞生卻面面相覷,堂中資金並不多建廟之事非同小可,錢中軍言不用擔心自會有解決之道,過不久正好現今廟址法拍又有信眾出資因而水道渠成,開始興建廟體,亦蒙各方善信踴躍捐資短短不到三個半月就能完成竣工,並擇定於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日(西元二OO二年、歲次庚辰年、九月五日、癸巳日)下午借忠烈宮廣場舉行過火儀式,晚上子時則是開廟門安座大典,廟名玉旨賜改「中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