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溫府正修堂其全名應為「東隆宮溫府正修堂」,主祀溫府千歲,民國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歲次甲戌年)時,已於東隆宮內之右側處(今解籤處)開設鸞堂,乃是東隆宮溫府千歲之「刑醫部」,一般信眾稱呼為「王爺公壇」,民國二十四年初(西元一九三五年、歲次乙亥年),自東隆宮遷出獨立,繼續借助民宅設案扶鸞。
民國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歲次丁丑年),向溫府千歲請示,重新命名堂號經溫府千歲恩准,並擇於國曆七月八日(農曆六月初一日、丙申日),由葉府千歲降乩開堂,堂號稱曰「東隆宮溫府正修堂」,溫府千歲任主神、葉府千歲為主堂神,在此期間溫府正修堂眾神祇們行醫救世、渡民無數,各方善信感念溫府千歲恩德,紛紛加入堂鸞,短短數年鸞友已有百人之眾。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實行「皇民政策」,不准本省同胞奉祀神祇,更嚴禁設壇問神,被查據者則施以鞭刑,而溫府正修堂先賢們干冒被執之險,同心一致、為主公效勞,不辭辛苦仍四處濟世救民。民國二十七年(西元一九三八年、歲次戊寅年),眾鸞友認為長借民宅非久遠之計,於是開議醵資購地置屋(前舊廟址今東隆宮王船廠),作為廟室興基之處。時過二十八年,原為民房之廟室亦較簡陋,難耐風吹雨淋,眾鸞友因而再議,一致通過興建廟宇,幸地方善信慷慨解囊,熱烈響應,於民國五十五年(西元一九六六年、歲次丙午年)破土動工,吉向坐北朝南(面向東隆宮廟埕),廟貌簡單平實,費時年餘完工,謹擇於民國五十七年二月二日(西元一九六八年、歲次戊申年正月初四日、壬寅日)卯時,舉行開廟門安龕大典。
民國七十五年東隆宮廟埕右方建造圍牆,阻隔住戶及溫府正修堂之門庭,因而只得重新購地(今現址)並遷移廟室,旋組重建委員會,鳩工購材重建廟宇,並擇日於民國八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西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年、正月十六日、壬午日)辰時,破土奠基,承蒙本鎮外域之善信踴躍捐輸,該堂鸞友協力齊致、集腋成裘,歷時二年二個月,現已竣工完成,廟貌一新、莊嚴聳峙,吉向坐東朝西,復擇吉於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西元一九九六年、歲次丙子年四月初六、已未日)卯時,舉行落成入廟安座大典,之後隨即成立管理委員會。
祭祀活動:
1.每年十一月初一日,溫府千歲聖誕,演戲祝壽。
2.每年正月十五日、四月十六日、六月十八,金府娘娘、葉府千歲、池府三千歲聖誕,為廟中重要神祇祭祀日期,前來參拜者較多。
3.每年七月底,中元普渡,由附近居民與鸞生自備祭品參與普渡。
4.每年的正月十二日,設夫人座,設周夫人、婆姐、花公、花婆四位之紙糊金身神祇,以便信眾及以未孕婦女祈求子嗣,直至二十五日才送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