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東修堂主祀池府三千歲,源自東港東隆宮,民國二十七年(西元一九三八年、歲次戊寅年)十月時,向該堂先賢蔡枝商借宅廳,扶乩駕鸞、行醫救世,在此之前已正式取名「東修堂」,奈日本政府嚴禁鸞堂聚會,因而無法懸掛堂匾,但該堂前賢仍暗中為信眾請駕解厄,直至光復後才將堂匾高懸。
該堂神祇長期降鸞濟世,神靈威顯,各地信眾前來請益者絡繹不絕,由於赫厥聲靈更而分靈至潮州、屏東、阿蓮、員林等地。長期商借民宅已達五十年之久,因而稍感不便,故該鸞生合議募資鳩工興建廟室,幸池府三千歲與溫府千歲等神祇常年揮鸞施方,各方善信樂意捐輸,遂於民國七十八年(西元一九八九年、歲次己巳年)農曆十二月動工,七十九年八月四日(西元一九九十年、歲次庚午年、農曆六月十四日)舉行落成安座。
廟成時歷十年,後因廟址被規劃為道路用地,因此不得不拆廟以應鄉里福祉,廟址向左遷建,擇日於八十九年(西元二OOO年、歲次庚辰年)六月二十一日動土,歷經三載蒙各界踴躍相助,順利完成,廟室雖小亦能展顯崇嚴,特擇定九十二年九月七日(西元二OO三年、歲次癸未年農曆八月十一日)寅時,舉行開廟門安座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