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東南宮舊名劉部堂,主祀劉府千歲,民國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三年,日據時期)有一小女孩因為身染重病,家人原本放棄,後祈求邢府千歲醫治,經邢王爺指示,隔天將會有一位大神雲遊經過,如果能恭請該位大神下鸞,此小女孩之病即可康復痊癒,於是隔日共和堂人員即備香案恭迎該位神聖下鸞,而此位神祇正是劉府千歲。
時東隆里一位青年名鄭旺,該夜與朋友在東隆宮前榕樹公下閒聊,聽聞共和堂在夜裡都偷偷訓鸞,而訓鸞的手轎如有神明降駕會增重許多,因而大部分鸞生都無法承受,鄭旺不信邪就去試試看,卻因而發乩,依該宮委員說法乃劉府千歲正在尋找適合他採用的乩童,而鄭旺就是最好的人選,又巧逢小女孩之事因而附於鄭旺身上,報出銜號開立藥方救了當時瀕死的小女孩,自始經常至共和堂下鸞行醫救世,眾生為感念劉主公慈悲及神威,因而集資雕刻金身奉祀,而鄭旺亦加入共和堂,隨劉主公四處降鸞救世。
台灣光復後,直至民國五十一年(西元一九六二年、歲次壬寅年)鸞生莊善(時任東隆里長)、余震鴻、吳登豐、文案王華銘、乩生鄭旺等五人從共和堂而出,借用東隆里許金城家裡行醫教鸞,於六月二十三日(壬戌日)堂號取之「劉部堂」,劉府千歲揮鸞濟世、普降德澤,時近十年歲月,鸞生日益增多,常年借助民宅已不敷使用,故眾人合議決定鳩資購地(現今地址)建造廟堂,經各地善信大德與眾鸞友踴躍捐輸支持下,於民國六十一年(西元一九七二年、歲次壬子年)完成並舉行安座大典,而舊名「劉部堂」賜更為「東南宮」。
東南宮位於後寮溪旁,常因望朔溪水漲潮,唯恐潮水淹進廟室之內,遂議後將地基墊高,民國八十五年(西元一九九六年、歲次丙子年)完成重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