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朝隆聖堂主祀天上聖母,緣起開基創辦人王有先生,對天上聖母慈悲護民之心十分敬仰,信奉意念亦虔誠,在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剛光復時,便號召志同道合朋友籌組媽祖會,以聖母為信仰中心之神,幫助困苦家庭並宣揚良善教義,至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三十一日(西元一九四六年、歲次丙戌年,八月五日)正式成立,後王有先生因父親年紀已高且來日不長,因而恐對聖母不敬,故將媽祖會移至第二屆堂主洪建昌家中。
民國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西元一九五六年、歲次丙申年、十月十五日,戊子日)蒙賜堂號「玉敕朝隆堂」正式開設鸞堂,後會友信徒加入日增,考慮民宅地方不大,故成員提議遷移,朝隆宮主事者得知於是特邀「朝隆堂」入祀旁殿侍奉天上聖母,遂擇日四十九年五月四日(西元一九六O年、歲次庚子年、四月十九日、壬辰日)開始行醫救世,並揮鸞著書,將神聖降鸞所提勸化世人教忠教孝之詩文,編印成冊提供各方善信觀閱,民國五十一年六月十二日(西元一九六二年、歲次壬寅年、五月十一日,辛巳日)堂號更賜「朝隆聖堂」,民國五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西元一九六三年、歲次癸卯年、九月二十九日、辛酉日),又蒙玉皇大天尊御賜為「積善社朝隆聖堂」。
民國五十九年朝隆宮因年久失修決議重建,朝隆聖堂只好遷出,先借鄭溢微先生家中,最後暫居鸞生李勇全先生家中,民國六十一年政府正在建設東港港口,與海爭地填造出一些海埔新生地,其中尚有一塊新生地未賣出,在聖母指示下眾鸞生商議趕緊標下,遂於民國六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西元一九七三年、歲次癸丑年、三月二十五日、癸巳日)成立興建委員會籌備建廟事宜。
在台灣各港口祭祀天上聖母的廟宇,一般大都面向海洋,而東港朝隆宮面向陸地屬較特殊,當朝隆聖堂要在港口興建,漁民得知無不爭相慷慨捐囊,希望早日完成,好能焚香祈禱航海順利、魚蝦滿載,因而在內部尚未完成,就擇日於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十日(西元一九七三年、歲次癸丑年、六月十一日、丁未日)舉行入廟座大典,由於經費關係二樓一時無法完成,至民國六十四年七月(西元一九七五年、歲次乙卯年、六月,荔月)才完成,定名為「道聖宮」,廟體完成後,民國六十九舉行慶成醮。由於朝隆聖堂成立聖將團,最初都是一些從事水泥工作的司傅,相互邀攬而組成的,因此朝隆聖堂又被暱稱為「土水壇」。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劉府千歲、池府千歲、馬府千歲、王府千歲、朱府千歲、趙府千歲、張聖君、中壇元帥,千里眼、順風耳二將軍,順天聖母陳、林、李三奶夫人,白府千歲及劍、印二將軍,正氣聖將館天后元君駕前之聖將(海晏公、謝元帥、蕭元帥、張元帥、何元帥、袁將軍、弼將軍)。
二樓主祀天后元君,至聖先師、文衡聖帝,孚佑帝君,文昌帝君,斗姥,福德正神,朝隆聖堂先賢之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