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與相關圖片:
銅山館確切的創建年代暫無可考,目前已知至少在乾隆初年即已存在。銅山館原是清朝中葉澎湖戍兵銅山營集資所建的會館,主祀天上聖母,後又別建會館在總鎮署西南側(今仁愛路、中正路交叉口),奉祀關聖帝君,乃將最初興建的銅山伙館稱為媽祖館,又稱銅陵別館,即是銅山舊館。日治初期,仍由舊銅山籍人管理銅山館廟諸事,後被日人徵用為澎湖郵便局,後又改為街役場,關帝等神像暫奉於媽祖館,由於累積的資產豐享,祭祀排場曾為媽宮之冠。大正12年(1923),開設鸞堂「銘新社擇善堂」,時因銅山館老舊,曾以一路之隔的澄源堂為扶鸞之所。昭和7年(1932),有朱基仁、孫涼等發起重建, 2年後大致完善,在澎湖天后宮修建的銅山師傅與銅山船戶合資雕刻神像與坐輦。二戰後民國37年(1948),董事吳傳立、朱顯明勸捐擴建,銅山館和媽祖館合併,改名「銅山武聖殿」。民國69年(1980)、民國90年(2001)皆曾重修,近年於民國110年(2022)再度出火重修。

馬公銅山館整修前外觀 (照片拍攝者:洪于正 2023.03.30)

馬公銅山館整修中外觀,廟埕目前為小市集。 (照片拍攝者:洪于正 2023.04.06)

馬公銅山館關聖帝君 (照片拍攝者:洪于正 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