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與相關圖片:
水仙宮又稱臺廈郊會館,原位於早期媽宮港渡口,祀有大禹、伍員、屈原、項羽、魯班等五水仙,並合祀臺廈郊原奉祀之媽祖,臺廈郊為清代貿易於臺、澎、廈門商人在澎設立的商業團體。清康熙35年(1696)由澎湖水師右營游擊薛奎創建,乾隆15年(1750)10月重修落成,乾隆45年(1780)澎湖水師將領招成萬捐資重修,由海澄縣監生郭志達主其事。道光元年(1821)10月曾任澎湖水師左營游擊阮朝良提議改建,動員澎湖文武各界倡捐改造水仙宮,並引進金長順等郊商參與。光緒元年(1875)媽宮街商民鴆貲修建,同時作為臺廈郊會所。大正14年(1925)將臺廈郊改為「台廈郊實業會」,昭和4年(1929),合發商號許波兼台廈郊實業會會長發起改建,首創澎湖宮廟改成兩層樓建築,一樓作為出租店舖與實業會、廟務辦公處所,二樓為神明廳,此後歷經昭和10年(1935)、民國47年(1958)、民國73年(1984)幾度整修,至民國74年(1985)公告為三級古蹟,民國84年(1995)進行古蹟修復。原先因重修將神明廳移至一樓,重修後經神明指示留在一樓供奉。民國94年(2005)改為縣定古蹟,民國111年(2022)再度進行古蹟修復,於隔年(2023)10月完工入火。
臺廈郊水仙宮正殿(整修前 (照片拍攝者:洪于正 2018.12.20)
臺廈郊水仙宮水仙尊王聖誕 (照片拍攝者:洪于正 2018/11/17)
臺廈郊水仙宮重修入火 (照片拍攝者:洪于正 2023/10/08)
臺廈郊水仙宮重修入火前辦理遶境活動 (照片拍攝者:洪于正 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