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政府官方資料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342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52號
電話: 0836-22093
主祀神明: 白馬尊王
陪祀神明: 土地公 / 臨水夫人
創立起始年: 1881
建立沿革:

相傳清光緒七年,文武白馬大王遺體漂流至澳口,村民將之安葬,一日藉林光銓先生(已逝)家奉祀之潘太子神祇上乩童身說欲蓋廟,村民於是集資在現址起造小廟,民國三十年廟宇內部木構組件腐蝕嚴重,村民出資整修,抽換樑柱。民國六十七年,村民再度集資商請部隊兵工協助重建鋼筋水泥廟體,始具今之規模,民國八十九年,再次翻修封火山牆和廟頂裝飾,煥然一新。大門楹聯云:「千秋翰墨文光燦,萬古旌旃武烈昭。」與一般澳口本境大王的傳說相近似;本境大王皆具有報亡的職能,因大王屬武職,其坐騎配以白馬,於是易與“白馬尊王”故事相混淆。該廟大王較不同於一般白馬大王廟,是另添加文職的大王。廟成後,常於暴風雨前夕,廟外顯現一盞燈火,沿廟往海岸來回閃耀,以警示暴風雨將至,有經驗的漁民和科蹄人,迅速將漁船靠泊科蹄澳避風險。另一則傳奇則說有一位村民,不滿文武大王未能完成其心願,用鐵耙將文大王耙出神龕,當晚該村民落枕無法動彈,眼見兩個人,一人按住其脖子,另一人欲索其命,只見其中一人大發慈悲云:「只要教訓一下,不可取其性命」過一會兒,村民手腳和脖子才漸漸有了知覺,後來才知原來是文大王較仁慈,反而以德報怨,寬恕村民一時之過。(參考資料︰馬祖地區廟宇調查與研究)

本境守土大王是各村莊的地頭神,村民往生時家人要前往大王廟報亡的,具有城隍功能,但又不同於土地公(福德正神)。馬祖地區「白馬尊王」「白馬大王」「文武白馬大王」來源不同,但都被當作「白馬王」來崇拜,但不影響他們虔敬的心。觀察本廟神像型態可知其位階可能即是本境大王之類。

臨水夫人為馬祖地區最為普遍的信仰,因為馬祖人相信臨水夫人有賜嗣、保胎、扶產、護幼的功能,許多廟宇都會陪祀供人膜拜。

 

資料來源:2008,游桂香主持,《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簡介與相關圖片:

null

(拍攝者:張薰云,20100801)

null

(拍攝者:張薰云,20100801)

null

(拍攝者:張薰云,20100801)

null

(拍攝者:張薰云,20100801)

null

(拍攝者:張薰云,20100801)

null

(拍攝者:張薰云,20100801)

null

(拍攝者:張薰云,20100801)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主祀神為文武白馬尊王及夫人、臨水夫人、福德正神。

 

資料來源:2008,游桂香主持,《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祭祀活動:

信眾均向神明自稱「弟子」,拜拜時先將蠟燭點燃於正龕前的燭台左右各一支;包括廟前的天公爐,每一只香爐皆插三支香,上香完畢再將金紙元寶拿至元寶爐焚燒,燒畢放一排炮才算拜拜完畢,但近年已少有人放鞭炮了。

馬祖地區每座廟每年均有二個固定的儀式︰元宵節擺暝和春分夏至間的補庫,尤其是擺暝,其熱鬧盛大的程度更甚於過年。正月十五日擺暝,擇日補庫。

 

資料來源:2008,游桂香主持,《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科蹄澳文武白馬大王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林建民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2000.10王花俤等著《馬祖地區廟宇調查與研究》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2002.03莊孔韶著《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信仰民俗卷》〈女神陳靖姑信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

2003.07徐曉望著《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省

2008,游桂香主持,《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張薰云(中研院GIS中心)
填表日期: 2010-07-02 00:00
地理資訊
附表資訊